四川日報 2019年04月17日
創建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人才特區
本網訊(林凌)暢通軍民融合人才雙向流動渠道、創新軍民融合人才協同育人模式、支持軍民融合科技成果在川轉化……近日,我省率先在全國出臺《促進軍民人才深度融合發展九條措施》,著力打通軍轉民、民參軍、軍民協同創新渠道,探索以人才融合發展促進軍民融合發展新路徑。其中,我省首次提出將從今年起創建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人才特區。
為暢通雙向流動渠道,從今年起我省將開展軍民融合人才“四個一批”選派計劃,每年從央屬軍工單位選派一批優秀科技和管理人才來川交流掛職,從省內統籌選派一批干部人才到央屬軍工單位頂崗鍛煉,從省內軍工單位選派一批科技人員到省內企事業單位擔任兼職教授,從省內高校、院所選派一批科技人員到軍民融合企業擔任技術顧問。
在加大軍民融合急需人才引進力度方面,我省每年將組織省內軍民融合重點單位赴外開展專項招才引智,支持在川軍工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靈活多樣的分配方式,引進緊缺或高層次人才。將建立軍民人才特殊評價通道,增強人才來川發展吸附力。
在創新協同育人模式,促進軍民人才技術平臺共建共享方面,我省將建設軍民人才協同培養平臺、搭建軍民科技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打造軍民技術轉移平臺。以協同培養平臺建設為例,我省將支持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川布局建設教學機構和分部,開展國防特色高校和特色學科共建;推動在川高校建設國防人才培養基地和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基地,支持在川軍工單位、軍民融合企業與在川高校、職業院校開展技術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培養軍民兩用研究型、管理型、應用型人才。
在支持軍民融合科技成果在川轉化方面,我省將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除繼續推廣地方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外,我省還將建立“人才+項目+資本”聯動投入機制,鼓勵成德綿地區設立軍民融合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定期舉行軍民融合科技金融對接活動,支持省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投資軍民融合初創類、成長類、科技型企業;企業創辦人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天府萬人計劃”等省級重大人才工程。
作為一大亮點,我省明確提出,創建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人才特區,每年遴選一批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創建軍民融合人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試點,鼓勵其推廣應用四川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成果和人才新政,通過先行先試、典型示范,將其打造成為人才管理體制改革試驗田、高端人才核心聚集區、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區。
根據措施,我省還將通過打造專業化合作平臺、推進屬地化服務政策、建立特殊性會商機制、健全交流合作機制,確保軍民融合人才新政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