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91項問題完成整改366人被追責問責

四川日報    2019年11月28日

強化審計整改提升治理水平,我省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報告披露

聚焦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

  □川報記者 劉佳 鐘振宇

  截至9月底,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121個問題,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整改91項,其余需要通過調整政策、完善制度、籌措資金歸墊等措施整改的事項正在持續推進,受理審計移送線索部門反饋的處理結果表明,已有366人被追責問責。這是記者11月26日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獲悉的。

  當天,受省政府委托,省審計廳廳長陶志偉向大會作了《關于四川省201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對今年7月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的整改落實、責任追究等情況進行披露。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健全審計整改督查機制,是今年審計整改工作的一大亮點。當日,共有6個省直部門(單位)分別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匯報本部門或所屬單位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并將在本次常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接受滿意度測評。

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

  整改報告透露,各地各部門把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與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機融合、一體推進,以審促改、以改建制,取得明顯效果。

  針對省級預算管理和決算草案審計發現的問題,省財政廳向各市(州)、擴權縣(市)財政局制發《關于依法接受審計監督切實抓好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的通知》,要求全面排查、治本溯源,堵塞制度和管理漏洞。同時,制發一系列制度,對無管理辦法或辦法過期的事項制定3項管理制度,未明確分配因素或權重的資金有20項已進行修訂完善;組織各級財政部門和省級主管部門對65項中央專項資金開展自評,選取29個部門開展重點績效評價。針對預算安排未充分考慮資金結轉結余情況的問題,省財政廳督促相關部門開展全面清核,20個單位已將結余資金8000萬元上繳財政。15個省級部門(單位)還清理上繳未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形成的房租等收入結余5519萬元。

強化各領域綜合治理

  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審計發現問題納入脫貧攻堅綜合暗訪和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范圍,聯合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和省審計廳集體約談28個有扶貧任務的縣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及分管扶貧工作的黨政副職。

  省農信聯社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整改工作,組織對信貸業務和資金業務開展專項檢查,對29家行社不良資產處置開展內部審計;加強對違規展期、借新還舊等問題的非現場監測,持續強化不良貸款核銷的后續監督和管理,著力防范區域性金融風險。

  針對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大生態環境、林業、水利等部門聯合執法力度,對已發現的污染源迅速進行整治,8個縣已完成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重點工作等目標任務,22個鄉鎮水源地水質已排除污染隱患;相關市縣對危廢物未納入監管的133家企業開展了專項清理,并對企業補充申報的危廢物名目納入監管范圍;對58家長期存在污染問題的企業開展排查,切實規范了企業危廢物管理。

推動政策措施落實

  783戶違規享受保障房待遇的城鄉家庭已通過取消或調整保障待遇等方式進行了整改,清退或收回被違規占用、轉租轉借的保障性住房375套……整改報告顯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方面,我省建立了審計與住建部門協作聯動、目標管理部門督查督辦、人大監督質詢、紀檢監察機關追責問責等機制,推動解決屢審屢犯問題、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績效。

  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建設管理、殯葬服務等方面,也以審計整改為契機,推動編制停車設施專項規劃、城市公益性和經營性公墓規劃等政策要求落地。相關地方和單位還把整改審計發現問題作為打通政策措施落實“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積極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對收費事項和涉企保證金進行了全面清理,涉及違規設立和收取涉企保證金、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問題整改15億元以上;促進建立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定期通報制度,推動有關地方和單位將10.68億元欠款納入臺賬管理,清償拖欠3年以上的賬款4.67億元。



  • 上一篇:全省社會救助標準穩步提高
  • 下一篇:省委宣講團到各地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