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11月29日
□川報記者 伍力
現場“上個月經營情況如何?有啥訴求要及時向街辦、派出所反饋,我們第一時間解決。”11月25日,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區分局春熙路派出所社區民警陳遠杰到轄區內某酒店走訪。細細過問后,陳遠杰才放心離開。
該酒店管理方租賃幾十名業主的公寓用作酒店經營,定期給付租金。不久前,由于經營不善,租金被一拖再拖,管理方決定單方面下調租金。“租金從原來的每平方米100元直接降到每平方米40元,還不打招呼,這不是擺明欺負我們嗎?”業主群里頓時炸開了鍋,有人聲稱“要組團到酒店前臺討說法”。這一系列信息被及時反饋給陳遠杰,行動隨即展開。
“涉及人數多,必須馬上處理。”接到民警報告后,春熙路派出所所長鄧宇意識到事態嚴重,立刻啟動重大矛盾糾紛化解聯調工作機制,聯合司法所、社區、商圈聯盟等商討應急預案。“我們又召集酒店管理方,敦促其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行為,同時積極引導業主依法維權。”鄧宇說,他們先后組織6次協調會,最終酒店管理方和業主達成一致,簽訂協議。“現在社區民警每周都到該酒店走訪,確保問題處理干凈不留尾巴。”春熙路片區酒店多、商場多,類似的矛盾糾紛不在少數,“通過上述工作機制,轄區矛盾糾紛化解率超過98%。”
大事不缺位,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得上心。“老胡,最近和屋頭沒吵架了嘛?”前幾天,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區分局大豐北派出所社區民警朱永兵敲開社區居民胡某的家門。今年8月,朱永兵在胡某所在小區走訪時,了解到胡某與家人矛盾不斷,多次因瑣事報警。朱永兵和網格員一起上門勸解,“當時勸了很久,胡某才答應和家人好好相處。”此后,朱永兵就對胡某一家格外上心,隔三岔五上門走訪。“家庭糾紛看起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如果一直‘埋雷’,就有可能引發矛盾升級。社區民警必須沉下去,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朱永兵說,他當社區民警這3個多月,已經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3件。
訪談
成都市公安局戶政管理局副局長李慶榮:
傳承踐行好新時代“楓橋經驗”
面對區域警務發展不平衡、部門能力參差不齊等掣肘,近年成都市公安局黨委創新推出“一所一品”警務戰略。其中,“一所”突出屬地松綁,不再下達派出所破案打擊指標,推動基層基礎工作由“追逐目標”向“追逐質效”轉變;“一品”突出屬地自治,將社會最關注、群眾最關心、最具代表性的治安熱點整治作為“品”,推動公安工作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一所一品”包含三個轉變。一是由“管理”向“治理”轉變。堅決改變公安單打獨斗的局面,充分借助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進街辦、鄉鎮和村、社區黨組織任職的作用,收集信息、掌握民情。二是推動警務導向由“目標任務”向“治理效果”轉變。堅決改變為指標數據工作的狀態,實行差異化考核方式。三是推動警務模式由“被動應對”向“主動融入”轉變。堅決改變公安機關被動兜底的局面,融入社會治理,整合警務資源,讓群眾明明白白地看到派出所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是檢驗“一所一品”警務戰略成效的一塊“試金石”。“楓橋經驗”所倡導的社會矛盾滾動排查、及時預警解決,做到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正是“一所一品”警務戰略的內核。成都公安的創建工作得到有關部門和群眾的一致肯定,錦江區分局春熙路派出所、青羊區分局黃瓦街派出所上榜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名單,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成都不斷傳承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