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19年12月02日
從六方面持續發力
●加快制定實施農民工戰略性工程的政策文件
●開展今冬明春服務保障農民工五大專項行動
●持續抓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
●繼續加大優秀農民工培養力度
●繼續優化完善農民工公共服務平臺
●集中開展評選表揚和表彰活動
本網訊(記者劉春華)11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今冬明春農民工服務保障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我省將從政策制定、專項行動、創業就業和技能培訓、優秀農民工培養、公共服務平臺、表揚和表彰6個方面持續發力,為廣大農民工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實現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全覆蓋。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我省將繼續圍繞省委、省政府“農民工戰略性資源”“農民工工作戰略性工程”的定位,全面貫徹落實加強農民工服務保障16條、促進返鄉下鄉創業22條政策措施,繼續為農民工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保障。加快制定實施農民工戰略性工程的政策文件。順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新時代農民工的新期盼,制定新一輪綜合性服務保障農民工政策文件,全面提升農民工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和精準化水平。
開展今冬明春服務保障農民工五大專項行動。包括開展農民工專列專車、全覆蓋走訪慰問、根治欠薪、證照辦理和就業專場招聘五大專項行動。同時,對2018年省考中被評為C級的三個市(州)開展“回頭看”督查,實現2020年春節前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
持續抓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和技能培訓。繼續把穩就業作為做好農民工工作的首要任務,不斷拓展省外市場、空間,增加省內就業容量,力爭轉移就業穩定在2400萬人左右,繼續加大返鄉創業回引培育力度,發揮創業帶動就業、撬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倍增效應;繼續加大技能培訓,大力開展崗位提升培訓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切實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繼續加大優秀農民工培養力度。通過用好優秀農民工、農民工村干部、農民工后備力量“三本臺賬”,從有回鄉擔任村干部意愿的優秀農民工中遴選一批擬重點回引對象。實施“農民工黨員發展專項計劃、農民工后備力量培養計劃、村黨組織書記整體提升計劃”,全力培養選拔優秀農民工,力爭通過2至3年努力,讓優秀農民工成為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的主體。
繼續優化完善農民工公共服務平臺。不斷完善四川農民工服務網站、蜀鄉親APP和微信小程序三位一體的農民工公共服務平臺,繼續整合省級部門涉及農民工服務保障的相關業務系統,縱向連通省市縣鄉村五級線上服務,完善農民工基本信息數據庫,為農民工提供精準化、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務。開辟就業招聘、權益維護等有四川特色的欄目,讓廣大農民工身在異鄉也有歸屬感,優化“居住證辦理”“我要開店”等服務應用。
集中開展評選表揚和表彰活動。通過制定考核激勵標準、加強政策督促指導、加大創業扶持資金等方式,在全省打造3個省級返鄉下鄉創業先進市(州)和25個先進縣(市、區)。制定我省省級返鄉下鄉創業明星和明星企業認定標準,集中評選表彰一批省級返鄉創業明星和企業,并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推動全省返鄉下鄉創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此外,我省還將常態化推進暑期親情團聚、農民工市民化、省外川籍農民工運動會等工作,實現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