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新時代 新擔當 新探索 新作為——2019年州政協履職綜述

甘孜日報    2020年01月13日

召開十三屆三次全會共商全州改革發展大計。

開展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專題調研視察。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2019年,在中共甘孜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州政協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央政協工作會議和省州委系列重大會議精神,聚焦州委總體工作格局和“六大戰略”“三創聯動”等重大決策部署,注重抓好全州政協系統黨的建設,堅持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強化一線思維推動工作責任緊起來,把握中心環節推動雙向發力立起來,樹立質量導向推動履職效果實起來,積極探索創新推動政協工作活起來,在和諧小康新甘孜的建設中彰顯政協力量,展現了新時代甘孜政協的新面貌新氣象,向新時代交出了人民政協的精彩答卷!

抓實主題教育 踐行初心使命

堅持把“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始終,推動機關黨員干部以理想信念、政治定力、責任擔當、本領能力、作風形象“五個過硬”踐行初心使命。

抓實學習教育,推動堅定信仰。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根本任務、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措施,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思踐悟的主線貫穿始終,注重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感染力,結合政協實際列出學習專題9個,依托常委會議、黨組學習、組織活動等,采取集中、分散、座談等形式,先后開展領悟原著學、集中研討學、紅色教育學、典型警示學等活動20余場次,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抓深調查研究,推動提升能力。確定主題教育調研課題19個,由主席會議成員帶隊和各委(室)組隊,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和廣泛征求意見,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細剖麻雀”,注重在親身感受中向群眾學習、接受教育,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建議200余條。認真開展政協班子和機關領導班子調研成果交流,將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舉措。依托講好專題黨課,進一步準確把握中央、省委、州委重大戰略、重要部署、重點任務,自覺貫穿于本職工作始終,不斷推動工作水平和質效得到提升。

抓細問題檢視,推動整改落實。分層召開查找差距會議和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18個是否”“8+8+4”專項整治等查擺檢視問題,聚焦思想觀念等七個方面制定整改方案,動真碰硬解決理論學習、宗旨意識、履行職責、為民服務、遵規守紀等突出問題,促進黨員干部在學思踐悟中堅守初心使命、勇于擔當責任、奮發有為工作,達到了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目標要求,切實展現了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樹牢政治意識 堅決維護核心

立足新時代政協“是什么”,恪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根本政治原則,持續加強政協系統黨的建設,推動全州政協事業朝著正確方向行穩致遠。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陣地”作用。按照“哪里有政協委員,哪里就有黨建工作”原則,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州委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部署要求,全面落實全州政協系統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精神,扎實抓好政協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等工作,充分發揮政協黨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委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各界人士聽黨話、跟黨走,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共識和行動,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協落地生根。

堅持思想引領發揮“平臺”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總綱,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結合“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積極引導廣大委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服從服務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增強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更加夯實共同奮斗思想政治基礎。

堅持凝聚共識發揮“渠道”作用。立足人民政協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黨政工作要事、民生改善實事、社會治理難事,以政協黨的建設為協商議政主心骨,扎實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協商活動13次,積極引領各界別、各團體、各民族通過政協渠道反映意愿訴求,大力協助黨政做好“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增進團結”的工作,切實把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為小康甘孜建設凝聚了共識、匯聚了智慧、集聚了力量。

服務中心大局 提升履職實效

著眼新時代政協“干什么”,把主動服從服務于全州發展大局作為核心任務,抓住全州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開展廣泛多層協商,匯聚各方智慧雙向發力提升履職實效。

圍繞中心協商議政,服務黨政科學決策。著力助推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聚焦州委總體工作格局和持續實施“六大戰略”、全面推動“三創聯動”、甘孜新區建設等重大部署,將履職重點放在促進全州改革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思考上,緊扣脫貧攻堅、產業發展、民營經濟、鄉村振興、生態建設、全域旅游、民族文化等,先后以主席會議、常委會議、界別會議、專委會議等形式開展協商34次,積極提升各類協商議政活動成果,為黨政科學決策、解決問題、推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服務大局建言獻策,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緊扣黨政推進的重點問題、改革發展的難點問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把“促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發展”“高標準規劃打造大渡河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區”等作為重點課題,采取橫向聯系、部門聯合、上下聯動方式深入調研,形成有價值調研報告(成果)共26份。特別是“赴九龍等三縣調研督導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等重點工作的報告”“發展壯大甘孜州生態綠色產業的思考”等得到黨政主要領導充分肯定,為我州打造川西北生態經濟區提供了重要參考。

務求實效狠抓落地,促進履職成果轉化。全面落實《關于健全完善政協履職活動成果采納落實和反饋機制的意見》,采取走訪座談、溝通交流、上門回訪、電話跟蹤等形式,主動加強與黨政部門及相關單位的銜接聯系,及時了解掌握215條議政協商意見、192件政協委員提案、26份調研視察報告等重大履職成果采納落實情況,推動履職活動增強實效性。特別對2019年確定的8件重點提案,對其中的3件采取上門協商督辦,5件采取會議協商督辦,有力促進了政協履職成果的落地轉化。

強化民主監督 推進以督建功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對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民主監督職能,以“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彰顯新時代政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著眼助推決策落地,開展重點監督。把民主監督與議政協商、調研視察、辦理提案等緊密結合,圍繞“川藏鐵路沿線生態環境保護”“五縱六橫生態水網”等,先后6次配合上級政協在州開展監督性調研;由主席會議成員20余次帶隊赴基層督導精準脫貧、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等,先后2次組織委員現場視察九龍縣生態產業、民營經濟和康瀘兩縣(市)鄉村振興工作,4次專項視察部分縣全域旅游、生態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有力推動黨政決策部署落地。

著眼助推民生改善,開展專項監督。把助推民生改善放在民主監督重要位置,緊緊圍繞扶貧產業、鄉村振興、就業創業、生態環保、惠民政策等,以政協委員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視察調研報告等形式收集掌握民生問題107個,及時上報黨政并反饋相關職能部門,做好跟蹤督辦、辦理落實、成效回訪等工作。2019年,共報送涉及民生的專項報告9份,督辦民生提案39件,收集社情民意41條,編發社情民意信息28期,有效推動了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相關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著眼助推作風轉變,開展常態監督。把民主監督作為支持部門工作、改進部門作風的重要舉措,先后組織10余批(次)政協委員參與相關部門重要決策評估、案件審理旁聽、行風效能評議等活動。針對“部分家庭(民宿)旅店經營管理存在亂象”“個私協會基本處于‘四無’狀態”“農牧民群眾無房產證難以辦理抵押貸款”等問題,先后組織相關部門(單位)面對面座談溝通,指出現象癥結、提出批評建議、督促整改不足,有力促進了相關部門改進作風、提高效率、優化服務。

落實民本理念 始終為民謀福

突出新時代政協“為誰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履職導向,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工作努力方向,為人民群眾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發揮了應有作用。

立足職責所系助推脫貧攻堅。堅持投入力量“全覆蓋”、出謀劃策“多角度”、扶貧幫困“廣參與”,緊扣打贏深度脫貧攻堅戰做調研、抓協商、搞監督、聚智慧、獻實招,30余次組隊督促落實脫貧政策、發展扶貧產業、強化脫貧舉措、推進脫貧工作。持續深化“我為扶貧攻堅做件事”活動,主動擔當抓幫扶、著眼所能抓引領、發揮所長抓帶動,廣大政協委員(干部)累計投資捐資7.18億元,發展產業1590個,受益貧困群眾達315.9萬人(次),有力助推了廣大群眾脫貧奔康。

立足群眾所盼傾情開展幫扶。扎實推進群眾工作常態化,組織動員廣大委員(干部)進村入戶,體驗百姓生活、體察群眾困苦,積極深化結隊認親、聯戶聯僧、愛心幫扶等工作,傾情幫扶3600多戶20000余人。深入開展“走基層、送溫暖、辦實事、解難事”活動,推動扶貧、扶志、扶智緊密結合,點對點、面對面、心連心落實幫扶措施,指導貧困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鄉村旅游、民居接待等農村經濟業態,大力引導群眾“感黨恩、愛祖國、守法制、奔小康”,有力提升了幫扶活動實效。

立足政協所能全心為民謀福。發揮“民情直通車”作用,充分聽取和反映群眾意愿,在黨政與群眾之間架好“連心橋”。堅持勤走基層、多去一線、深入群眾,主動關心群眾的現實利益問題,依托提案、調研、視察等履職活動收集反饋并積極督促相關部門解決群眾住房、飲水、用電、通訊等方面問題32個。積極回應廣大群眾的關切,開展“提升全州基礎教育教學質量”對口協商,圍繞“新高考改革”和“9+3免費教育”議題收集意見建議,積極向上級反映我州群眾的訴求。

堅持團結民主 匯聚強大力量

準確理解團結民主兩大主題的新內涵,秉持“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理念,充分發揮大團結大聯合的統戰作用,努力為小康甘孜建設匯聚起了共襄盛舉的強大力量。

擔當重任和衷共濟添助力。堅持“黨委有號召,政協有行動”原則,按照“四個第一線”要求,進一步增強“走在前列、干在實處”意識,積極參與州委安排的重大任務。繼續承擔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和創建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區職責,倡議動員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參與投入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參與亞青寺宣講整治,2名副主席和2名機關干部分期輪流進駐開展工作;大力支持甘孜新區建設,1名副主席發揮專長參與新區規劃編制等,為全州重大工作落地貢獻了政協力量。

主動作為宣講引導強聚力。充分發揮廣泛聯系界別群眾優勢,向信教群眾和寺廟僧尼深入宣講汪洋主席來州視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助推深化“五二三”學教活動,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積極動員廣大委員(干部)利用基層調研、蹲點督導等機會,宣講改革開放40年輝煌成就、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盛況和我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成果等,進一步激發各族各界群眾愛國熱情,為同心協力建設小康甘孜匯聚了正能量。

求同存異促進和諧增合力。堅決維護全州和諧穩定“促久安”,推動依法治州“八個提升”落地。積極參與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八進”活動,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意識。大力開展友好交往交流,與安徽宣城市政協締結了友好關系。注重與外地加強聯絡聯誼,熱情接待來州考察學習團隊100余批(次),運用政協方式講好了甘孜故事,有力助推了我州與外地之間的交流合作。

推進探索創新 抓實自身建設

明確新時代政協“怎么干”,注重在“加強”和“改進”上下功夫,推動協商議政機制、履職活動載體、隊伍建設管理等不斷創新,促進政協工作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探索創新議政協商機制。以實現“雙向發力”提高履職質量為目標,積極推動常委會等協商活動“走”向基層和現場,讓委員通過實地察、看、聽等,在議政建言中說得對、說得準、說得精。大力探索提高協商議政的質量,推動履職活動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立協商議題提出、協商對象參與、協商活動組織等機制,修訂“甘孜州政協提案工作條例”,出臺“提高提案質量實施意見”,建立健全政協常委提交書面履職報告和委員完成“年度作業”制度,以機制創新保障議政協商活動取得成效。

探索創新文史宣傳工作。深入推進文史編撰精品化、成果品牌化建設,扎實開展康巴藏區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專題調研,完成十八軍進藏“三親”史料《山南札記》出版和《茶馬古道文化與康定鍋莊文化研究緝要》發行,凸顯“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大力改進政協宣傳工作,不斷提升宣傳工作質量,積極利用微信號、融媒體等現代宣傳手段,以宣傳委員履職風采為重點,充分激發委員履職積極性,在國家、省、州級刊物發表稿件144篇,出刊《甘孜政協》4期,充分展示了政協良好形象。

探索創新加強隊伍建設。采取集中學習、選派輪訓、外出考察等方式,促使廣大委員(干部)不斷擴展眼界、努力提升境界、始終堅守邊界,提高政治把握、調查研究、聯系群眾、合作共事能力,做到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常態開展“聯系走訪”“談心談話”活動,深刻汲取蒲波、彭宇行、侯曉春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教訓,扎實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從嚴教育、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委員(干部)隊伍,引導其秉持履職為民情懷、保持求真務實作風、守持嚴格自律準則,自覺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

(圖片均為馮光福攝)




  • 上一篇:以鐵的紀律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下一篇:兩會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