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1月31日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國家戰略牽引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哪些重點需要把握?哪些難點需要突破?我們與《重慶日報》聯動,采訪到兩位來自重慶的代表委員。
重慶市人大代表劉紅:
以多層次金融服務助力雙城產業協同發展
重慶市人大代表、大渡口區工商聯主席、重慶龍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紅呼吁組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業發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通過政府增信方式,更好解決企業面臨的融資問題。
“成立工業發展政策性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既符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部署,也順應國家部委著力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回歸擔保主業的要求。”劉紅認為,該擔保公司要以“政府支持、市場運作、保本微利、風險可控”為原則,立足于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著力支持工業企業發展,通過政府增信方式,提供低費率貸款,重點解決企業面臨的無資產、輕資產融資問題。
重慶市政協委員張奕:
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協同機制
重慶市政協委員、北碚區政協副主席、農工黨北碚區委會主委張奕調研發現,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協同發展中。存在政策銜接有待加強、服務能力亟須提高、區域發展仍不均衡、保障措施還需強化等問題,為此,張奕建議——
加強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各專項規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川渝兩地“十四五”規劃等接續統一,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與人口分布、產業布局、功能定位相適應;推進社保關系無障礙接續,加快醫聯體建設,完善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政策,加速困難群體一體化幫扶體系建設和老年健康養老體系融合發展;聯合制定數據標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數據交換共享。打造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多站通行、項目通辦;探索將提升性民生項目、品質性民生項目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范疇,推動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和服務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