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03月04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劉佳陳婷
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是一大亮點。“看到自己的議案被采納,能對我國法律起到完善和補充作用,感到很欣慰,也增強了認真履職的信心。”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雅安市雨城區第二中學校長庹慶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議案、建議和提案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答復、辦理,有的轉化為具體舉措,滿滿的履職成效讓代表委員們歡欣鼓舞、激情倍增:去年,他們繼續發揮自身特長和行業特點,聚焦熱點難點,實地視察調研,提出意見建議,用為民情懷和實干擔當交出精彩的履職答卷。
建言察實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家出臺了中小企業社保費免征到6月30日的政策。針對這一政策,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尤尼泰(四川)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提交了《針對中小微企業社保費減免政策的提案》,建議將免征期延長到當年12月31日。該提案被人社部列為重點提案辦理,隨后采納出臺了實質性舉措,人社部還通過視頻與遠在四川的藍逢輝座談回訪。
去年,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符宇航也有滿滿的成就感:關于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生產和使用的建議在去年開始體現,關于加強對居民小區高空拋物監管的建議有了“落地”。“近期,刑法修正案新增了高空拋物罪,公安部門下一步將會同民政、住建等部門修訂《住宅小區安全防范系統通用技術要求》,研究增加科學設置防范高空拋物行為的視頻監控攝像機等內容。”
去年全國人代會上,符宇航還針對我國慈善公益組織在疫情防控初期暴露的不足和問題進行充分調研,提出關于完善公益慈善事業管理的建議,隨后她還參加了全國人大組織的慈善法執法檢查,“我的建議得到民政部、商務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答復。”
履職為民生
過去一年,代表委員們緊緊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圍繞經濟發展的重點開展視察、調研活動,提出意見建議。
新冠疫苗,能全民免費注射嗎?經過深入調研、收集民意,去年9月,全國人大代表、眉山市僑聯副主席何學彬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關于推行全民免費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的建議》。
“建議提出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迅速打來電話回應:一定盡力保障百姓健康需要。此后,建議被及時轉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年伊始就傳來了全民免費注射疫苗的消息。
去年,住川全國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圍繞疫情防控物資的供應和管理、疫情期間的輿論導向等積極提出建議。“率先向國家提出了‘盡早規范統一新冠肺炎的稱謂’的建議得到采納;我校科研團隊開發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被應用于包括武漢、成都等全國多個醫療機構的抗疫第一線。”曾勇告訴記者,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后,大中小學校被迫停止線下教學,教師和學生不能返校,科研就沒法做,“為此,我在多個場合呼吁‘盡快科研復工’,讓學生在嚴格的疫情防控管理下盡早回到學校、回到實驗室”,得到了教育部和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
接續再奮斗
脫貧攻堅,是2020年的關鍵詞。在這場特別的“戰役”中,代表委員們用實際行動,打了一場“漂亮仗”。
去年,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國弘現代教育投資公司董事長蘇華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提出“把職教扶貧與民族文化傳承創新、鄉村振興、民族地區企業提質增效以及職業教育招生改革結合起來”的建議,得到教育部結案并回復,正協同相關部門落實。為了鼓勵“脫貧戶”堅守住脫貧成果,去年9月、10月,蘇華還專程到涼山州及德陽市中江縣調研脫貧攻堅情況,鼓勵當地深化產業與市場的鏈接,共同富裕。
寫好脫貧攻堅“后半篇”,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去年12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聯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通旺農牧集團有限公司機修班班長李樹林闡述自己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的意見和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編印的簡報以近兩頁的篇幅刊發。為了這次列席發言,李樹林先后去了南充、廣安、達州等地走訪、收集基層情況。
剛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人物在京領獎,全國人大代表、蒼溪縣白驛鎮岫云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君又再次來京,“作為一個年輕人,能在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作出自己的貢獻很榮幸,但榮譽只屬于昨天,未來鄉村振興還需接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