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青年必有為 我來露一手】專家談VS市民說:關于技能成才,你怎么看?

四川新聞網    2021年09月30日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自7月5日以來,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聚焦奮斗中的新時代中國青年,聯合“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臺、四川省人社廳、四川省總工會,策劃推出的大型原創融媒體報道《青年必有為 我來露一手》已陸續推完10期人物,他們中有“00后”國家級服裝制版師,有“95后”世界技能冠軍,有“90后”國家高級茶藝技師,有“85后”世界金牌大廚……

以他們為代表的一批批四川優秀技能人才,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懈努力、奮發有為、鑄就偉大,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為國爭光、為川爭光,故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反響。關于青年人走技能人才之路,你有什么看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和市民們的聲音。

全國政協委員蘇華:

深化職業教育高考改革 服務四川創新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發展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必須高度重視、加快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介紹,近年來,國家先后制定出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啟動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試點、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一系列重大舉措推動職業教育邁上新臺階。

“為適應我省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聚力打造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高地,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推動人力資源大省向人力資源強省轉變,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四川增值賦能。”蘇華認為,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要進一步深化我省職教高考改革,推動中職教育從單純“就業為主”轉向“就業和升學并重”,讓更多中職畢業生進入職教本科和應用型本科學習,加大職業教育供給,建設高水平、高層次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讓職業教育更好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具體來說,蘇華建議,要完善現代職教體系,推進職教本科發展,擴大我省職教高考本科招生計劃,吸引更多優秀學生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要深化職教高考改革,完善考試招生辦法,將職業技能考試成績的權重提高到50%以上,對參加世界級、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賽獲獎的優秀學生實行推薦免試入學;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服務創新體系建設,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和四川區域經濟發展,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全方位融合,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有機銜接。

四川人社觀察員郭大治:

技能人才環境日益改善 畢業生供不應求

“四川技能人才的成長環境、社會環境、學習環境等,在各級政府的多年努力下,有了很大的改善。”四川人社觀察員、四川鍋爐高級技工學校校長郭大治介紹,現在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太大了,很多企業都缺真正的技能操作人員。近些年,上海、義烏等人社部門都對技能人才的引進出臺了很多政策,“我們學校,今年有500多名學生面臨畢業頂崗實習,就有150多家企業到學校選人,最終只有30多家企業選到了人,而學生一個不剩。這暴露出嚴重的供需矛盾。”

郭大治說,技工學校培養的學生,不僅供不應求,就業率非常高,學生待遇也很不錯,“我們學生一般剛畢業是4000元到8000元/月,部分專業學生工作2到3年后能上10000元/月,且通過腳踏實地,從基層干起,很多技能人才能迅速成為基層、中高層管理人員,也有不少創業成功的案例。“

“但現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師資設備的缺乏、技能人才的社會認同感有待提升等。”郭大治認為,要打造好技能四川,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建立四川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基地,改善四川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師隊伍。二是加大對技工院校的投入,從設備、場地等給予多方面的支持。三是規范技能競賽和推廣技能競賽。四是加強對‘技能四川’的宣傳,營造尊重技能成才、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社會氛圍。”

全國勞動模范唐成鳳:

合格的技能人才 需要技能過硬+理論扎實+創新意識

“一名合格的技能人才,首先必須要有過硬的技能,還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唐成鳳說,在這兩樣都具備的情況下,還需要有創新的意識,“不管是社會進步,還是行業發展,都需要創新。作為技能人才,我們需要把創新意識發展到極致,秉承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立志于本職崗位上。”

作為四川技能人才良好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代表,今年7月1日,唐成鳳有幸受邀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典的榮光時刻,“我的心情無比激動,充滿了自豪,更加堅定了信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時刻聽從黨的召喚,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沖鋒在前,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進取,起好示范帶頭作用。”

現在,唐成鳳負責培養公司焊接技術人員,在她看來,這不僅是一種技術的傳承,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她說,“我總時常告訴我的學生們,國家現在非常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出要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作為我們年輕一代,就要把工匠精神帶到工作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真抓實干,保持初心和匠心,把自己培養成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履行好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和使命,把老一輩們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街采市民:

孩子喜歡就支持 也建議多辦實用專業

“我覺得青年人學技術很有必要,我自己的孩子就很喜歡吃,如果將來他想成為一名廚師,我一定非常支持他。”在記者的街采中,不少家長都表示很支持年輕人走技能成才的道路,他們普遍認為,現在年輕人學一門技術,擁有一技之長是很有必要的,“技能不僅是安身立命之本,也能實現自我價值,同時為社會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不少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有市民建議,“要對教育進行一定分流,避免大部分人擠在同一賽道而產生巨大競爭壓力,分流也更能發揮個人特長。”也有市民建議,“技能的學習,要以個人興趣為基礎,要在開始學技能前讓學生對此技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建議,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多辦一些實用性強、社會價值高的專業,在選拔方式上也可以有別于常規升學考試,突出技能實操性。”

此外,不少市民也指出,目前社會依然存在對職業技術教育存有偏見的現象,“要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提高職業技術教育學歷‘含金量’,增強職業技術教育學歷在社會中的認可度,讓走上技能成才道路的學子更有獲得感、成就感,激勵其在技能道路上發揮‘工匠精神’、‘勞模精神’。”

新聞多一點:

四川是職業教育大省,共有職業院校537所,在校生154.2萬人。其中:高職院校80所,在校生61.55萬人,具有招生資格的中職學校368所,技工院校89所,在校生92.65萬人。從行業分布來看,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職業院校畢業生成為我省產業大軍的主要來源,成為支撐中小企業聚集發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城鎮化發展的主力軍。

歷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先后出臺《關于加強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四川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著力打造“技能四川”。截至目前,四川全省技能人才總量已突破1000萬人,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371萬人。四川在多屆世界技能大賽和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都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績,尤其是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隊實現金牌零的突破,多位世界冠軍都來自四川。














  • 上一篇:愛崗敬業、爭創一流——勞模精神述評
  • 下一篇:又一部四川“造”電視劇登陸央視黃金檔:以時代故事彰顯中國力量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dzyw/7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