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2021年11月12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澤文 寇敏芳
“減了900,太香了!”11月10日22時02分,成都市民張林在一電商平臺的蘋果自營旗艦店下單了一部iPhone13手機,256GB版本最終以5899元的價格拿下。
這是張林第一次在網上購買手機。“放在幾年前還是不太敢在線上買貴重物品,總覺得有些不放心。”
“雙11”行至第13年,銷售數據增長的背后,也打開了新的消費世界,帶來了新的消費趨勢。
不只是購買生活必需品
更愿意為自己的喜好買單
“以前都是搶購一些生活用品,因為便宜,甚至買的時候會不理性,前一年‘雙11’買的紙巾還沒用完,第二年又開始搶了。”成都市民王潔說。
而今年,王潔的購物車里出現了不少大件。她的新家正在裝修,家電全都選擇在“雙11”購買。
不只是王潔,購買的產品變“大”這一趨勢在數據上得到了直觀體現——
11月10日20時剛過,京東家電成交額5分鐘破20億元,娛樂電視、分區洗衣機、新風空調、洗地機同比增長均超5倍,高端筆記本電腦成交額同比增長260%。
11日凌晨,蘇寧易購發布的“雙11”消費數據顯示,11日前30分鐘,中高端家電銷售同比增長43%,手機一站式以舊換新同比增長186%,智能馬桶蓋同比增長690%。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林江表示,由“小”變“大”的消費趨勢,不僅僅是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不斷普及而順勢產生,“還因為大家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天貓數據佐證了這一觀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只是購買生活必需品,他們更愿意為自己的喜好買單。
11月11日,天貓新生活研究所根據銷售數據遴選出了今年“雙11”的10大趨勢單品,包括滑雪板、戶外電源、寵物玩具、考古盲盒與手辦、氛圍燈。
以盲盒為例,此前,河南博物院在淘寶推出了考古盲盒,讓買家親手體驗挖掘青銅器、文物的過程,大受年輕人追捧。
11月11日的第一個小時,就有8個博物館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倍。三星堆、甘肅省博物館等五大博物館還首次聯手,集合各家館藏珍品,上新了限量版聯名考古盲盒。
“考古盲盒是潮流手辦的另一面,它們構成了一些年輕人的新精神世界。現在的年輕人也更愿意為自己的‘精神’買單。”天貓新生活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說。
35歲以下用戶占比60%
四川網絡零售額高于全國水平
今年“雙11”,四川再次成為“買買買”大省——京東成交數據顯示,四川購買力全國第5,11日當天成交額環比增長36%。
“待發貨30件、待收貨12件……”11月11日1時13分,“90后”王琪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訂單截圖。
年輕人成為四川排名背后的重要支撐。
林江說,今年“雙11”,四川用戶年輕化的趨勢明顯。“35歲以下年輕用戶占比60%,新用戶也趨于年輕化,這樣的結構讓消費市場日益年輕、細膩、有活力。”
這一點從四川人喜好的商品品類也能看出。京東平臺熱銷商品成交額前幾位為蘋果、華為手機,還有聯想的輕薄筆記本。
不僅是買,還有賣。“雙11”期間,更多“四川造”正成為熱銷品牌。京東數據顯示,四川本地知名品牌/老字號金額前5名為:五糧液、長虹、全友、郎酒、劍南春;增長前5名為:郎酒、劍南春、海底撈、全友、長虹。多款產自四川的精品酒水,成為今年京東“雙11”的熱門爆款。
與此同時,四川本地高質量農產品也在積極上行,京東“雙11”期間上行增長前5位分別為:自貢市、樂山市、雅安市、眉山市、綿陽市。憑借獨特的地域和自然環境優勢,品質高、原汁原味的四川特產成為許多消費者的“必買清單”。
省電商大數據中心監測顯示,去年11月1日-11日,四川省網絡零售額實現513.8億元、增長20.9%,比全國水平高4.9個百分點。“相信今年四川的整體數據也將取得亮眼的成績。”林江說。
快遞驛站開進村
打開更大想象和發展空間
“喂,小蝶,你的快遞到了。”“好,馬上就來。”掛斷電話不到5分鐘,小蝶就出現在兔喜快遞超市,從工作人員手里接過3個“胖乎乎”的包裹。“都是厚衣服,這個冬天不怕冷了。”
大涼山深處的鹽源縣黃沙溝村是小蝶的家,這個山區里的小村莊,有超過1100戶農民散居在海拔2300米至2800米的山巒里。村里沒有快遞驛站,想網購以前只有一個選擇:花一小時坐摩托車去鎮上取快遞。
煩惱的背后,是農村電商一片廣闊的藍海。
2020年,我省農村網絡零售額實現1452.67億元,同比增長19.1%,較全國高出3.24個百分點,在全省整體網絡零售額中占比24.7%。
今年“雙11”的京東數據也顯示,來自下沉市場的新用戶占比超過77%。洗碗機、沖牙器、掃地機器人等以往“城里人”才會買的商品,今年成交額同比增長2-3倍,智能家電/家具甚至達到5-10倍的增長。
從賣出看,天貓數據顯示,今年曹縣漢服產業帶、順德小家電產業帶、佛山家具家居產業帶、安吉電競椅產業帶成為出海增速最快的產業帶。“小城站‘C位’,讓縣域乃至鄉鎮經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天貓商城相關負責人說。
如何讓這買賣之間的活力有序安放?打通快遞物流的“末梢神經”是關鍵。
今年以來,四川開展了“快遞進村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截至6月25日,全省2.6萬余個建制村實現了快遞服務100%渠道通達。快遞企業也看到了市場的風口,加速在鄉村布局末端網點。
開在黃沙溝村的驛站是中通快遞旗下的兔喜快遞超市,也是鹽源縣首個民營快遞公司經營的鄉村驛站。負責人胡明瑋介紹,鹽源蘋果是特色產業,黃沙溝村家家戶戶種蘋果,也嘗試電商或微商生意,快遞超市現在主要幫村民發貨,今后還要做村里的電商品牌、幫村民團購農資,打造一個鄉村版微型“供銷社”,從“快遞+”中尋找發展新空間。
聲音
●過去,“雙11”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場,而今年我們希望把“雙11”做成一個巨大的減碳試驗場。
——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首席技術官程立
●消費的綠色轉型是收入水平提高后人們對更好環境需要的體現,這一趨勢將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全面而深刻的變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
●中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關鍵階段,未來10年、20年,中國老百姓在醫療、健康、旅游、職業教育、文化信息產業等服務領域的消費需求將繼續擴大。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通過大數據洞察,提前預測流行的面料、顏色和款式,進行精準定制,產品還沒上生產線就已經知道要賣給誰、賣到哪里。
——服裝品牌FANO創始人項如意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