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現代農牧產業集群助推鄉村振興路

甘孜日報    2022年03月10日

◎蘭珍

修枝培土、施肥澆水、割葉除草,2月27日,在巴塘縣中咱鎮波浪村毛桃基地,降色飽滿的花骨朵立在枝頭,桃林里勞作的人們正精心呵護著桃林。

“波浪村毛桃基地2300畝,種植桃樹12.65萬株,桃仁、桃肉每畝產值2750元和1100元。”中咱鎮黨委書記格松達瓦介紹,“今年,基地計劃發展林下種養循環農業,一片桃林爭取實現兩種效益。預計養殖中蜂、雞,套種雪菊,估算可帶動村民人均增收3800元以上。”

接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力棒”,如何在鄉村振興中走出甘孜特色?拓展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我州在開局起步中全面探索。

發展現代農業 走深走實方可見行見效

2月27日,在道孚縣麻孜鄉溝爾普村盛煌番茄種植基地的5個大棚里,一顆顆鮮亮的小番茄掛滿枝頭,格外誘人。

大棚內,多吉和20多位村民忙著采摘,左手提著大桶,右手不停地在枝上“翻來翻去”。技工桑師傅認真地觀測、記錄著種苗大棚的濕度和溫度。

“番茄平均5天采摘一批,今天的任務是1000公斤,當天拉到成都,進入盒馬先生、百果園等超市,平均每斤9元,供不應求。”管理員劉杰自豪地說。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將特色農業作為“牛鼻子”,進一步夯實基礎,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正如小小的番茄,不僅豐富了甘孜高原果蔬種類,更帶來經濟增收——道孚麻孜鄉溝爾普村番茄基地300畝,19個村以產業發展基金、土地入股,每年每村平均實現2.6萬元分紅;爐霍斯木鎮吉絨村飛地產業園區番茄1500畝,產值5000多萬元,171村每年保底分紅3至6萬元;理塘濯桑鄉現代農業園區,小番茄種植50畝,每年種2季,產值500多萬元,農牧民土地流轉參與分紅……

番茄在甘孜扎根,結出甜蜜致富果實,而甘孜本地的特色農業,也在積極練好“內功”,抱團發展帶動農牧民增收。

2月26日,剛剛融化的雪水浸潤土地,康定市甲根壩鎮提吾村廣闊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村民。翻土、撒肥料、除雜草,村民羅布忙個不停,“4月初黑青稞撒種,我家13畝地在此之前要翻耕完。”

在康定市,甲根壩鎮、呷巴鄉、新都橋鎮等6個鄉鎮聯合打造出“萬畝青稞種植示范基地”,并與洞波酒業簽訂收購協議。“去年全鎮種植黑青稞1萬多畝,每畝收成300多斤,按平均每斤2.8元的價格收購,村民每畝收入1000元左右。”甲根壩鎮黨委副書記德切介紹,今年,甲根壩鎮在繼續發展黑青稞的同時,將規劃農田觀光線路,讓旅游激發傳統產業新活力。

如今的甘孜,高原果蔬、特色林木、各類食用菌、中藏藥基地等園區“扎堆”,形成一條條現代農業產業帶。按照規劃,2022年,我州將建設“三江六帶”現代農業產業帶,積極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評定州級園區5個。

激發特色畜牧潛力 打造產業集群

2月28日,在鄉城縣正斗鄉正斗村草地上,百余頭黝黑的藏香豬自由覓食,主人澤仁曲批加班加點筑豬舍、修化糞池、建消毒間,投入300萬元擴大養豬場規模。

從2020年開始,澤仁曲批的養豬場實現了年出欄1000頭藏香豬,每頭價格2700元至3500元。“今年藏香豬出欄數預計2000頭,明年爭取達5000頭。”澤仁曲批說。

鄉城縣是全國三大藏香豬保種基地之一,藏香豬產業發展基礎好、潛力大。目前全縣藏香豬存欄1.5—1.6萬頭,預計年出欄數達3萬頭。

畜牧業作為農牧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其品類多、鏈條長,是農牧區基礎性產業,在鄉村振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州是四川省最大的草原牧區,畜牧養殖的一大重要支撐,則是牦牛。

2月26日,牧民洛澤仁開著小型拖拉機為理塘牦牛產業園圈舍的牦牛補飼。園區飼養工人有6名,負責12個圈舍3000多頭牦牛的喂養,早上8時和下午4時各喂一次。“冬季人工喂養防止牦牛因寒掉膘,也破除高寒牧區牦牛‘夏飽、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惡性循環。”園區負責人付強介紹道。

另一邊,2000平方米飼料加工基地正在作前期準備,3月底就開始動工。付強介紹:“基地建成后,由玉米、豆莖、麥麩等攪拌的飼草料就不用在州外加工,日產15噸飼料能滿足現有牦牛喂養。”

理塘牦牛產業園是我州牦牛產業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式轉變的一個縮影。去年10月,我州提出打造國家級牦牛特色產業集群的總體規劃,啟動建設理塘、甘孜、色達、石渠、九龍5個牦牛產業園區。未來,我州將形成“牦牛養殖+飼草種植+產品加工+市場銷售+牧旅結合”的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到2024年,13個實施縣(市)牦牛年出欄49萬頭以上,產業集群區域內牦牛全產業鏈產值達90億元以上。

【權威解讀】

◎州農牧農村局局長 王虎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是當前全面加快建設團結富裕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的一項重要工作。

從地區特色出發,我州將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按照“產業布局區域化、社會化,園區建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方式資本化、市場化,農畜產品品牌化、綠色化”發展思路,全力打造現代高原特色農牧業基地。持續鞏固“三江六帶”現代農業產業帶建設成果,謀劃和落實好今年的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儲備和申報好一批農業產業項目,多渠道整合各類資金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確保今年“三江六帶”65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同時,圍繞牦牛、青稞等優勢特色產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特”,加快推進國家級牦牛產業集群建設,做大做強“圣潔甘孜”農產品品牌,創建“亞克甘孜”區域品牌,鼓勵龍頭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大力支持龍頭企業申報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著力培育一批“大而優”“小而美”“特而精”、有影響力的農畜產品品牌,力爭“三品一標”產品達到215個,奮力推進“有機之州”建設。借力傳統和新型媒體宣傳推廣,推行直播帶貨、線上展銷等新型營銷方式,提升全州農畜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 上一篇:我州全面擴大清潔能源優勢走好“碳”索之路
  • 下一篇:羅文赴甘孜州檢查督導水電站安全監管和森林草原......

  • 本文地址: http://www.mtl1611.cn/html/xw/dzyw/7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