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川藏聯網工程建設的報道
■ 記者 黃良富 袁飛 宋志勇 文/圖
這是繼“新甘石”電網聯網工程后,國家支持藏區的又一重大建設項目,是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輸變電工程——川藏聯網工程。該工程將新建鄉城至巴塘至昌都500千伏線路1009.2公里,新建昌都至玉龍、昌都至邦達220千伏線路512公里,新建巴塘、昌都兩座500千伏變電站和邦達、玉龍兩座220千伏變電站,工程總投資66.3億元。
“這個標段的鐵塔是整條線路最高、最重的路段,單鐵塔最高有111.1米,最重達180.7噸,全長87公里。該路段屬巴塘縣竹巴龍自然保護區,為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們只能繞過自然保護區,從金沙江兩頭建索道,這樣既解決了運輸難,又保障了施工人員的安全。”這是在位于離巴塘縣城30多公里處指揮運送鐵塔的四川送變電公司常務副經理伍建明對記者說的。
自今年3月18日川藏聯網工程開工建設后,為全面了解巴塘縣境內電網建設情況,記者6月4日來到巴塘縣,對國家電網川藏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進行了專題采訪。
川藏聯網工程項目將從我州鄉城、巴塘兩縣進入西藏昌都縣,再從昌都分別至玉龍、邦達。新建鄉城至巴塘至昌都500千伏線路1009.2公里,新建昌都至玉龍、昌都至邦達220千伏線路512公里,新建巴塘、昌都兩座500千伏變電站和邦達、玉龍兩座220千伏變電站。這項投資額達66.3億元的“電力天路”預計2015年上半年建成,將有效解決西藏昌都和我州等藏區長期以來嚴重缺電、電網孤網運行、無電地區通電難、水電難以外送等難題。
“截至6月4日,基礎澆筑累計完成99.40%,接地埋設完成89.42%,鐵塔組立完成72.32%。”指揮部工程部負責人楊懷偉對記者說。與以往工程不同的是,川藏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具建設挑戰性的輸變電工程,它是繼青藏聯網工程之后,又一項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重大輸變電工程。工程將聯接西藏昌都電網與四川電網,是國家“十二五”支持西藏的重大建設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公司貫徹中央西藏戰略工作部署、落實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舉措。
該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質構造最為復雜、地質災害分布最廣的“三江”斷裂帶,全線地質破碎區段長度2×175千米,破碎區段鐵塔共626基,地質構造異常復雜,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風險隱患大,大型機具功能作用難以發揮,人工、機械降效嚴重,施工建設極其艱難。相比青藏聯網工程,此次工程設備材料用量更大,沿線運輸無鐵路、高速公路可利用。約40萬噸設備物資,包括鐵塔、高壓電抗器、主變壓器等大件設備,需從成都、大理和麗江沿路途艱險的川藏和滇藏公路,超長距離運抵現場。沿線大部分地區處于低氣壓、缺氧、嚴寒、大風、強幅射等區域,自然環境、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極易引發肺水腫、腦水腫等高原疾病,治療及應急救援十分困難。
面對“難和險”,四川電網工程指揮部針對地質災害和交通安全巨大風險,在國內電網建設中首次開展了地質災害和交通安全專項監理工作;針對惡劣的道路條件,建立了“兵站式”物資運輸和工班制道路保通相結合的物資運輸保障體系;針對生命保障難題,在施工沿線建立26個醫療站點,并堅持“不習服不上線、不體檢不上線、不培訓不上線”三不原則,實現“零死亡、零傷殘、零疫情傳播”三零目標,確保參建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針對施工區域生態脆弱,建立了指揮部、設計、施工、監理“四位一體”的環保水保管理體系,把建設“綠色環保工程”理念貫穿于工程建設全過程,確保藏區江河水源不受污染;針對工程沿線通訊盲區,裝備衛星通訊設備,建成了覆蓋全線的通信指揮系統,確保指揮暢通、協調有力;針對工程建設和運營特殊難題,開展了“施工難點突破、地質災害預防、管理效率提升、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維護方便”等5大類17項研究專題,深入推進技術及管理創新。
“此站去年8月底進場,11月開工,主要涉及土建和電器兩類項目,整個工期為5個月,預計今年9月完工。”正在工地指導施工的川藏聯網工程巴塘500千伏變電站項目經理羅洪明對記者說道。該站是西藏昌都電網與四川電網聯網輸變電工程包1站址,位于巴塘縣東南的夏邛鎮象鼻山,距縣城約17公里,海拔3340米的巴塘變電站,場地為高山峽谷地貌區山頂臺地,臺地總體地形平坦,總用地面積99.7畝。
“推進工程的重要保障是安全和質量,無論從基礎材料到每個環節,專業性都很強,二者缺一不可。”川藏聯網工程安質部負責人周林說。如鐵塔安裝,現有最高鐵塔70至80米,按照工程指揮部要求,對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安全裝置和氧氣,并強制要求高空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程操作,以此保障工程安全和質量。川藏聯網工程結合現場普遍偏遠、交通不便,成功引進了監控軟件系統平臺、組合式碳纖維復合材料抱桿、防跳槽多輪組合式滑車、高原山地組合式輕型基坑旋挖機和循環式自動化索道,為快速推進工程達到了預期效果。
據悉,川藏聯網工程建成后,不僅有力支撐我州南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要,并將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從根本上解決我州南部地區嚴重缺電和無電地區通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