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3年05月05日
本網訊 古籍文獻不僅是祖國寶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我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產物,更是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資源,它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等。做好古籍文獻保護工作,對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人文共識,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價值。
為進一步促進對古籍文獻的保護、展示、整理及出版、閱讀推廣工作,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州政協將“加強古籍文獻保護 弘揚民族歷史文化”確立為2023年主席會議第一次雙月協商座談會主題。
雙月協商會前,州政協分管副主席曲梅帶領調研組前往省民宗委古籍辦、四川民族學院、州民宗委、州圖書館、州檔案館、州藏研所、喜馬拉雅文庫等相關部門開展前期調研,為開展好本次雙月協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月27日,這場建真言、獻良策、求共識的協商會如期舉行。桌面上,凝聚著委員和相關部門心血的10份發言材料匯編成冊,散發著專業的深度和溫度。
“開拓文化教育功能,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宣傳古籍保護工作、普及保護知識、展示保護成果,培養公眾的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古籍的良好氛圍”。
“古籍普查保護研究利用工作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梁,是‘存亡繼絕’的工作,應引起高度重視、嚴密部署、精心安排,全力做好各項工作。”
“建議各縣(市)民宗部門設立古籍整理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加大對少數民族古籍有研究造詣的干部和古籍整理保護傳承人的業務培訓,進一步加強古籍整理、出版、保護等工作。”
“加快古籍文獻檔案數字化建設,建立數據庫及管理平臺,全面實現古籍資源數字化,提升古籍文獻檔案的流通率和利用率。”
……
會上,州文廣旅局、州民宗委、四川民院、州檔案館、州藏研所、州圖書館、喜馬拉雅文庫等部門和德格縣相關單位圍繞協商主題提出了意見建議,州委編辦、州發改委、州財政局、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同志針對意見建議作了回應發言,協商在團結、民主、求實的氛圍中進行,與會同志圍繞主題進一步凝聚了共識、厘清了思路、探索了路徑、增添了措施。
州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雷建平在聽取委員和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后強調,要增強危機意識、使命意識、擔當意識,要以對歷史負責、對時代負責、對未來負責的鮮明態度和擔當精神,主動在古籍文獻保護上下功夫、在古籍文獻開發上作文章、在古籍文獻利用上出實招,讓古籍文獻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資源。
他要求,要落實好、實踐好“文化遺產是根源、文化人才是根本、文化設施是根基”的文化發展理念,從完善協調機制、強化激勵機制、建立投入機制上進一步加強古籍文獻保護工作。下力氣、下深水、重利用,在開新局、抓重點、求創新上形成合力,讓古籍文獻走出“藏書閣”,服務社會主義現代新甘孜建設。要把握主攻方向,建立一支少數民族古籍文獻整理工作隊伍,打響一場少數民族古籍文獻收集持久戰,落實一個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安身場所,出版一批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翻譯成果,推出一批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鞏固一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陣地。
他強調,要充分利用古籍文獻的傳承作用,采取推薦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舉辦古籍文獻開發培訓班、設立古籍文獻專業等方式,加大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陣地建設,讓古籍文獻“火”起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全力做好古籍文獻工作,在文化的傳承中守好文脈、在文明的保護中做好共享,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甘孜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楊茂悅 實習記者 馮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