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國發〔2012〕60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川府發〔2013〕9號)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甘府發[2013]8號)要求,我州進行了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這次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13年年度資料。普查對象是在我州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通過普查,摸清了全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摸清了全州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查實了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和高技術產業(制造業)的發展狀況。通過對18個縣的數據質量抽查,普查數據質量達到方案規定標準。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甘孜州統計局和甘孜州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現分三個公報,將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主要綜合數據公布如下。其他普查數據將隨著普查資料開發應用的進度,以不同方式陸續公布。
一、單位基本情況
2013年末,全州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8948個,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977 個,增長28.36 %;產業活動單位 11212個,增加1655個,增長17.32%;有證照個體經營戶20026 個,增加5679 個,增長39.58 %(詳見表1-1)。
表1-1 單位數與有證照個體經營戶數 |
|
單位數(個) |
比重(%) |
一、法人單位 |
8948 |
100.00 |
企業法人 |
1020 |
11.40 |
機關、事業法人 |
4346 |
48.57 |
社會團體和其他法人 |
3582 |
40.03 |
二、產業活動單位 |
11212 |
100.00 |
第二產業 |
431 |
3.84 |
第三產業 |
10781 |
96.16 |
三、有證照個體經營戶 |
20026 |
100.00 |
第二產業 |
602 |
3.01 |
第三產業 |
19424 |
96.99 |
圖1-1 單位數與有證照個體經營戶數結構情況
2013年末,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5626 個,占62.87 %;教育723個,占8.08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717個,占8.01 %。在有證照個體經營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8349個,占41.69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6462個,占32.27 %;住宿和餐飲業3102個,占 15.49 %(詳見表1-2)。
表1-2 按行業分組的法人單位與有證照個體經營戶 |
|
法人單位(個) |
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個) |
合 計 |
8948 |
20026 |
采礦業 |
83 |
10 |
制造業 |
107 |
584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204 |
4 |
建筑業 |
38 |
19 |
批發和零售業 |
204 |
8349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78 |
6462 |
住宿和餐飲業 |
79 |
3102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43 |
24 |
金融業 |
35 |
0 |
房地產業 |
31 |
2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116 |
155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717 |
36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97 |
0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33 |
1132 |
教育 |
723 |
1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460 |
60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212 |
86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5626 |
0 |
注:表中法人單位合計數含從事農、林、牧、漁服務業和兼營第二、三產業活動的農、林、牧、漁業法人單位62個;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合計數含從事農、林、牧、漁服務業活動的個體經營戶0個。
圖1-2 按行業分組的法人單位數
單位:個
2013年末,全州共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企業法人單位1020個,比2008年末增加211個,增長26.08 %。其中,內資企業占99.51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占0.29%,外商投資企業占0.20%。內資企業中,國有企業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14.71%,私營企業占41.27%(詳見表1-3)。
表1-3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企業法人單位 |
|
企業法人單位(個) |
合 計 |
1020 |
內資企業 |
1015 |
國有企業 |
150 |
集體企業 |
25 |
股份合作企業 |
28 |
聯營企業 |
5 |
有限責任公司 |
284 |
股份有限公司 |
42 |
私營企業 |
421 |
其他企業 |
60 |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
3 |
外商投資企業 |
2 |
圖1-3 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組的企業法人單位及結構
二、從業人員
2013年末,全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167277人,比2008年末增加37311人,增長28.71 %。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37522人,比2008年末增加8537人,增長29.45 %。
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06459人,占63.64 %;教育14427人,占8.6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6395人,占3.82 %。在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14883人,占39.66 %;住宿和餐飲業9014人,占24.0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8226人,占21.92 %(詳見表1-4)。
表1-4 按行業分組的法人單位與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 |
|
法人單位從業人員
(人) |
有證照個體經營戶
從業人員(人) |
合 計 |
167277 |
37522 |
采礦業 |
3996 |
92 |
制造業 |
3920 |
1269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6395 |
22 |
建筑業 |
4322 |
49 |
批發和零售業 |
3174 |
14883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4472 |
8226 |
住宿和餐飲業 |
2321 |
9014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1528 |
42 |
金融業 |
669 |
0 |
房地產業 |
738 |
2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1751 |
369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3063 |
62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548 |
0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477 |
3005 |
教育 |
14427 |
4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5985 |
129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1551 |
354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106459 |
0 |
注:
表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合計數含從事農、林、牧、漁服務業和兼營第二、三產業活動的農、林、牧、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81人;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合計數含從事農、林、牧、漁服務業活動的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0人。
圖1-4 按行業分組的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分布
單位:萬人
三、企業資產總計
2013年末,全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資產總計 14138267.56萬元。其中,第二產業企業資產總計占全部企業資產總計的39.90 %,第三產業企業資產總計占60.10 %。
四、小微企業
2013年末,全州共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小微企業法人單位947 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92.84 %。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工業388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38.04%;零售業142個,占13.9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84個,占8.24%。
小微企業從業人員23035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70.73%。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工業12189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37.43%;建筑業2003人,占6.15%;住宿業1851人,占5.68%。
小微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7222281.74萬元,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51.08%。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工業4761191.61萬元,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33.68%;交通運輸業1368683.52萬元,占9.6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21144.14萬元,占2.27%(詳見表1-5)。
表1-5 按行業分組的小微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和資產總計 |
|
企業法人單位
(個) |
從業人員
(人) |
資產總計
(萬元) |
合 計 |
947 |
23035 |
7222281.74 |
工業 |
388 |
12189 |
4761191.61 |
建筑業 |
35 |
2003 |
48759.01 |
交通運輸業 |
35 |
1195 |
1368683.52 |
倉儲業 |
0 |
0 |
0 |
郵政業 |
4 |
25 |
288.24 |
信息傳輸業 |
4 |
176 |
42994.54 |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2 |
21 |
367.31 |
批發業 |
51 |
516 |
26293.08 |
零售業 |
142 |
1357 |
61051.85 |
住宿業 |
60 |
1851 |
94789.84 |
餐飲業 |
18 |
440 |
13919.56 |
房地產開發經營 |
8 |
100 |
60768.18 |
物業管理 |
10 |
413 |
2611.05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84 |
1560 |
321144.14 |
其他未列明行業 |
94 |
1044 |
414209.59 |
注
:表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合計數含從事農、林、牧、漁服務業和兼營第二、三產業活動的農、林、牧、漁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12個,從業人員 145人,資產總計5210.22 萬元。
圖1-5 按行業分組的小微企業法人單位結構

五、主要經濟結構變化情況
2013年末,在全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企業法人單位占11.40%,比2008年末下降了0.21個百分點;機關、事業法人單位占48.57%,提高了5.33個百分點;社會團體和其他法人占40.03%,下降了5.12個百分點。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19.47%,下降了1.01個百分點;機關、事業法人單位占36.70%,下降了16.26個百分點;社會團體和其他法人占43.83% , 提高了17.27個百分點。
在法人單位中,第二產業占3.85%,比2008年末下降了0.3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96.15%,提高了0.31個百分點。第
二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11.14%,比2008年末下降了1.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88.86%,提高了1.05個百分點。
全州法人單位分布以康定縣相對集中為主要特征,康定縣法人單位共有1245個,占13.91%。法人單位數全州前10位的依次是:康定、德格、甘孜、道孚、新龍、丹巴、瀘定、理塘、巴塘、白玉,占全州的66.09%;從業人員前10位的依次是:康定、白玉、石渠、甘孜、德格、瀘定、理塘、九龍、新龍、巴塘,占全州的72.20%。(詳見表1-6)。
1-6表 各縣法人單位和從業人員分布 |
|
法人單位 |
從業人員 |
數量(個) |
比重(%) |
數量(人) |
比重(%) |
合計 |
8948 |
100.00 |
167277 |
100.00 |
康定縣 |
1245 |
13.91 |
33791 |
20.20 |
瀘定縣 |
503 |
5.62 |
9190 |
5.49 |
丹巴縣 |
507 |
5.67 |
7552 |
4.51 |
九龍縣 |
380 |
4.25 |
7774 |
4.65 |
雅江縣 |
384 |
4.29 |
5490 |
3.28 |
道孚縣 |
543 |
6.07 |
6062 |
3.62 |
爐霍縣 |
373 |
4.17 |
6781 |
4.05 |
甘孜縣 |
565 |
6.31 |
9243 |
5.53 |
新龍縣 |
530 |
5.92 |
7741 |
4.63 |
德格縣 |
622 |
6.95 |
9227 |
5.52 |
白玉縣 |
443 |
4.95 |
16866 |
10.08 |
石渠縣 |
426 |
4.76 |
10746 |
6.42 |
色達縣 |
313 |
3.50 |
6897 |
4.12 |
理塘縣 |
482 |
5.39 |
8616 |
5.15 |
巴塘縣 |
474 |
5.30 |
7574 |
4.53 |
鄉城縣 |
399 |
4.46 |
4217 |
2.52 |
稻城縣 |
368 |
4.11 |
5210 |
3.11 |
得榮縣 |
391 |
4.37 |
4300 |
2.57 |
圖1-6 各縣法人單位分布

在有證照個體經營戶中,第二產業占3.01 %;第三產業占96.99 %。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中,第二產業占3.82 %,第三產業占96.18 %。
在有證照個體經營戶中,個體經營戶數前10位的依次是:康定、瀘定、丹巴、道孚、九龍、理塘、甘孜、巴塘、稻城、雅江,占全州76.64%;從業人員前10位的依次是:康定、瀘定、道孚、丹巴、甘孜、理塘、九龍、巴塘、色達、稻城,占全州77.01%。
1-7表 各縣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和從業人員 |
|
有證照個體經營戶 |
從業人員 |
數量(個) |
比重(%) |
數量(人) |
比重(%) |
合計 |
20026 |
100.00 |
37522 |
100.00 |
康定縣 |
3543 |
17.69 |
7635 |
20.35 |
瀘定縣 |
3114 |
15.55 |
4981 |
13.27 |
丹巴縣 |
1459 |
7.29 |
2509 |
6.69 |
九龍縣 |
1147 |
5.73 |
1853 |
4.94 |
雅江縣 |
793 |
3.96 |
1496 |
3.99 |
道孚縣 |
1355 |
6.77 |
3125 |
8.33 |
爐霍縣 |
703 |
3.51 |
1385 |
3.69 |
甘孜縣 |
1017 |
5.08 |
2181 |
5.81 |
新龍縣 |
411 |
2.05 |
814 |
2.17 |
德格縣 |
562 |
2.81 |
1054 |
2.81 |
白玉縣 |
737 |
3.68 |
1229 |
3.28 |
石渠縣 |
600 |
3.00 |
967 |
2.58 |
色達縣 |
706 |
3.53 |
1575 |
4.20 |
理塘縣 |
1092 |
5.45 |
1867 |
4.98 |
巴塘縣 |
993 |
4.96 |
1641 |
4.37 |
鄉城縣 |
586 |
2.93 |
1045 |
2.79 |
稻城縣 |
853 |
4.26 |
1529 |
4.07 |
得榮縣 |
355 |
1.77 |
636 |
1.70 |
1-7表 各縣有證照個體經營戶分布

注釋:
[1]三次產業的劃分: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服務業,采礦業中的開采輔助活動,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單位的劃分:
法人單位是指具備以下條件的單位: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獨立擁有(或授權使用)資產或者經費,承擔負債,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
(3)具有包括資產負債表在內的賬戶,或者能夠根據需要編制賬戶。
法人單位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和其他成員組織法人、其他法人。
產業活動單位是指具備以下條件的單位:
?。?)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2)相對獨立組織生產活動或經營活動;
?。?)能提供收入、支出等相關資料。
有證照的個體經營戶是指除農戶外,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種經營組織。即按照《民法通則》和《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經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
?。?]小微企業: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精神和國家統計局制定的《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確定。本辦法按照行業門類、大類、中類和組合類別,依據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或替代指標,將我國的企業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種類型。
?。?]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