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金馬騰飛正當時

《甘孜日報》    2014年09月15日

——對話色達縣委副書記、縣長巴登
    主持人:尹東云  記者 袁飛 文/圖
    嘉賓:色達縣委副書記、縣長巴登
   有著“金馬草原”之稱的色達縣,面臨著經濟發展滯后,社會發育程度低的現實,如何發展縣域經濟,不斷縮小與周邊地區的差距,實現跨越發展,底部突圍,讓全縣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一直是縣委、縣政府努力的方向。面對新的挑戰,色達縣將如何加快發展?在全州經濟發展中如何實現底部突圍?為此,記者對色達縣縣長巴登進行了采訪。
    主持人:色達縣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建設美麗和諧幸福新色達”的目標,其總體思路是什么?
   巴登:面對特殊縣情,特殊困難,我們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抓好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按照州委、州政府“生態立州、產業強州、科教興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和“一優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產業發展思路,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美麗和諧幸福新色達”的目標,明確在“道路交通、電力電網、文化旅游、新型城鎮、生態文明、地方財政收入、和諧社會”等七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主持人:色達縣資源相對貧乏,發展基礎也很薄弱,沒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實現底部突圍的潛力何在?
  巴登:近年來,色達縣在中央、省、州黨委政府的特殊關心支持下,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項目就是抓民生、抓項目就是抓穩定”的理念,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緊緊圍繞項目轉 ,牢牢盯著項目干,實現了經濟較快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的目標。
2012年至今,計劃總投資14.77億元,完成投資11.03億元,實施了301個項目。一是通過交通、電力、通訊等一大批項目的實施,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二是城市建設不斷加強,城市功能日趨優化;三是民族教育長足進步,醫療衛生加快發展;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增強持續發展后勁。近年來,為增強發展后勁,尋求新的增長點,找準新的突破點,政府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功招商洛若光伏電站建設、4個項目,招商引資近4.9億元;正在積極洽談旅游開發領域、中藏藥業合作、卸貨站、畜產品交易市場等招商引資項目。
    主持人:色達縣在保持投資拉動,努力培育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方面有什么新舉措?
  巴登:我們在保持投資拉動中主動作為,努力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確立了以建設高原生態保護區、生態文化旅游區、生態綠色畜牧發展區“三區”戰略為核心,兼顧生態中藏藥業、生態能源業“兩大”產業的發展思路。一是立足色達生態戰略地位,建設高原生態保護區。編制完成《色達縣生態建設規劃》,積極開展國家主體功能區實施方案(2014-2010)編制工作,為今后7年的生態文明建設謀劃儲備一大批項目。二是立足色達文化資源優勢,建設生態文化旅游區。色達既有沿襲千年的游牧文化、神奇多彩的部落文化,也有厚重神秘的佛教文化,更有舉世聞名的格薩爾文化,還有安多文化、康巴文化、嘉絨文化融合交流而催生出的多種文化。我們堅持以文促旅,以文興旅,在培育文化生態旅游上求突破,充分挖掘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資源,積極把傳統厚重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促進旅游產業發展。目前,全縣旅游持續升溫,呈現出異軍突起之勢,今年1至7月旅游人次達到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800萬。三是立足色達傳統產業優勢,建設綠色生態畜牧發展區。色達是全省十大畜牧業縣之一,廣大牧民群眾生產生活離不開草原,廣袤的草原是牧民群眾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一方面積極扶持和引導康源牦牛和雪域毛發畜產品加工企業開發更多、更好高原綠色畜牧產品,做大、做強企業。另一方面,認真思考“三牧”問題、研究“三牧”工作。今年,按照“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在色柯鎮實施以村為單位4個生態畜牧專業合作社試點工程。采取“政府引導、項目支持、牧民入股、社員自主經營,自主管理,自負盈虧”模式,加工綠色畜產品,力爭走出一條“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畜牧產業發展新路子。四是兼顧中藏藥產業,在培育生態藥業上做文章。新建了5個中藏藥材種植、撫育基地,新特藏藥研制每年均有突破。在現有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基地建設、生產許可證、產品研發和市場拓展四個方面下功夫,爭取在規模上做大做強,準入上有新進展,產值上實現新突破。五是兼顧能源產業,在發展生態能源業上求進展。色達縣達曲河、泥曲河、杜曲河、色曲河4條河流,水能蘊藏63.479萬千瓦,太陽能資源經濟可開發量約80萬千瓦。為加快能源開發,2010年與國電四川公司簽訂總投資29億元,裝機20萬千瓦色曲河水電開發協議。
    主持人:下一步在推進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中,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巴登:群眾路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驗我們的關鍵期。 “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群眾路線教育的成敗。如何去解決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說一千道一萬,就是要在“三實”上下功夫。一是堅持深入基層要“實地”。 堅持經常下基層,深入開展走訪調研,沉到最邊遠的鄉鎮,沉到最落后的村落,沉到最貧困的家庭,沉到每一個項目建設施工現場,沉到每一座寺廟,與群眾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二是堅持為民服務要“實干”。 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每年辦一批惠及民生的好事實事,切實解決群眾集中反映的增收難、行路難、用電難、看病就醫難、辦事難、就學難等問題。三是堅持問題整改要“實改”。 堅持不懈地抓好正風肅紀。帶頭遵守黨的群眾紀律,以路線教育為契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決一些職能部門和窗口單位“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解決一些公務人員作風粗暴、吃拿卡要、粗暴執法、與民爭利的問題,通過健全制度規范部門和干部行為。
 
  • 上一篇:鄉城:警車開道為學生護航
  • 下一篇:譜寫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