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多塘村一瞥。 扎西澤仁 魏麗雯 攝
本網訊(劉清勇) 近日,在2014年“全國生態文化村”和“全國生態文化示范基地”遴選命名活動中,康定縣折多塘村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這是2012年之后,我州繼丹巴縣中路鄉客格依村的第二個“全國生態文化村”。
折多塘村位于康定縣西部,地處藏區與四川盆地過度地帶,海拔高度3300米,東臨康定縣城,西接新都橋鎮,是國道318線進藏離開康定的最后一個行政村,接壤茶馬古道,被稱之為康定縣城的西部門戶。
近年來,該縣以新農村建設、文明新村建設為契機,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圍繞村容整潔、路面硬化、地面綠化、環境潔化等重點,加速推進美麗幸福新村建設。在折多塘實施完成度假山莊生態綠化6699平方米、停車場綠化500平方米、野營場地綠化3516平方米、茶馬古道節點綠化568平方米。栽植康定楊種苗56株、櫻花904株、川西云杉32株、旱柳180株、高山杜鵑474株、草種147公斤。將折多塘村打造成以生態、特色林業為核心,集自然保護、生態景觀、生態居住、環境保護等為一體的新農村項目示范點,成為國道318線上最美的騎游營地和富有濃郁藏民族特色的阿爾卑斯風情村寨,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如今村里寬闊的水泥路縱橫交錯,新修的樓房氣派非凡,新村前后進行了綠化、美化、亮化。村子環境變漂亮了,民居接待條件好了,村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幸福新村建設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康定縣折多塘村民李軍高興地對筆者說。爐城鎮折多塘村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項目至今年開工以來,獲到了全村54戶232位村民的極力支持。今年,李軍家里民居接待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騎游者,收入頗豐。對于村子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的榮譽,李軍說:“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榮譽,在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更要好好愛護這里的山水,向四方游客弘揚這里特有的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