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聯動”的理塘實踐

理塘縣大河邊現代家庭牧場。
■ 記者 秦松 陳楊 文/圖
從大河邊現代家庭牧場到仁康古街,從格薩爾健身廣場到鵬飛公司畜產品加工廠,再到甲洼鄉圣地農莊,一路走來,看到理塘縣的新村聚居點,彰顯了城、鎮、村特色,實現景城一體、景鎮一體、景村一體,看到了以仁康古街為中心,輻射帶動白塔公園至理塘長青春科爾寺半日旅游精品線路開發、帶動高城鎮群眾第三產業發展,看到了現代化生態畜牧產業正在“三化聯動”的引導下,全面發展并不斷提升品質。
以新村建設為關鍵點,扎實推進旅游全域化。理塘縣創新觀念,自加壓力,在深入推進新村建設中緊密與旅游發展有機結合,從2014年起,按照每年打造20個旅游、扶貧、產業新村,力爭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縣214個新村聚居點的建設任務。從今年起,該縣自加壓力,預計投資4183萬元,打造高城鎮德西新村、濯桑鄉等20個幸福美麗新村,并提出了一思二創三提升(思發展,創新新村建設發展觀念、創新新農村建設發展模式,提升新農村建設示范帶動能力、提升農牧民群眾致富本領、提升新農村建設總體水平)的思路,將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與當地特色文化相結合,建設一批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
以發展特色農牧業為重點,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在農業發展中,理塘縣,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生態產業,在“優”字上做文章,在“特”字上下功夫,積極發展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綠色蔬菜油料作物生產,積極探索草業發展,增強防災抗災能力,大力培育專合組織。狠抓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牧業綜合效益,以康南活畜交易中心為依托,引進高城鵬飛牦牛肉食品公司,帶動2000多牧民發展牦牛養殖,實現牧民人均增收600元,以圣地農莊特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為依托,引進以高原生態蔬菜、菌類、藥材為原料,以低溫凍干加工技術為手段的——高城天然食品公司。全力完善農村農田水利設施,實施牧區草原節水灌溉飼草料地項目,實現節水灌溉面積9000畝;全力解決全縣吃水難、用電難問題,擬投資1.5億元,啟動縣城供水工程擴建項目,預計2015年10月完工。全面啟動雅江至理塘110KV工程,預計年內完成,徹底解決縣城用電難問題。為解決包括縣城在內的全縣24個鄉(鎮)用電難問題,緊緊抓住實施“電力天路”工程的契機,主動介入,積極協調,促成項目盡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