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考察色須鎮黨建工作。
■ 曹勇 文/圖
在開展基層黨建年工作中,石渠縣切實圍繞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為中心,全力抓好黨建工作,積極探索黨建工作新思路、新措施,在工作載體、創新機制、制度保障、突出特色等方面堅持開放、整合的工作理念,為扎實開展黨建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以“會”促建,構建黨建工作平臺
10月24日,石渠縣以找差距、同交流、共發展為出發點,組織縣四大家在家領導、縣級機關各部門、省、州駐縣企(事)業單位黨支部(黨組)書記、各區工委主任、鄉黨委書記赴扎多區色須鎮參觀考察,為推進全縣黨建事業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臺。與會人員分別參觀考察了色須鎮基層黨委黨建工作軟硬件建設情況、色須鎮紅旗一、二、三村黨員活動室建設使用情況和色須鎮牧民黨員公秋稱里牽頭籌建的牧業合作社,學習了色須鎮在開展黨建工作、促進群眾增收方面的先進經驗和科學理念,在對色須鎮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的同時,各部門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從領導體制、運行機制、推進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總結自身不足和差距,為全方位推進黨建工作,構建石渠大黨建工作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礎。
服務大局,牢牢把握經濟建設中心
該縣把服務廣大農牧民群眾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把黨員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黨建工作的重要標準,著力在提供綜合服務、建設優美環境、構建文明社區、打造安居社區、豐富文化活動、推進共建共創六個方面下功夫;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促進增收的原則,以項目促發展、以項目促增收的目的,充分立足石渠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業,成立了畜牧產品合作社,以畜產品深開發為主導,積極構建和打造原生態綠色畜牧產品;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合作社,按照“公司+農戶+產業”的經營模式不斷壯大規模,提高知名度,形成產業鏈;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帶頭提高出欄率的模范作用,進一步解放群眾“不殺生”的思想,從而達到群眾致富增收的目的,黨員帶頭搞畜產品加工已經成為提高牲畜出欄率、增加群眾收入的新渠道。
真抓實干,抓好干部隊伍建設
基層黨建工作出路在實干,活力在創新,為此,石渠縣緊密結合實際,以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抓好干部隊伍建設,把增強班子的決策能力、把握機遇的能力、帶隊伍的能力作為檢驗實效的標準,按照分類指導,統籌協調的要求,不斷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建設,按照縣、鄉、村“三級聯創”的工作格局,切實抓好和全面提高各級黨組織隊伍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提高干部隊伍建設管理水平為目的,著力加強對各部門支部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效管理,建立農牧區基層黨建工作有效運行機制,圍繞強化黨員,特別是廣大農牧民黨員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工作積極性,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建設。“農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在隊伍管理,群眾迫切需要大公無私、思路清晰,能夠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村兩委班子,因此,我們在村委班子建設方面,尤其注重班子成員的德能勤績廉,選好配強村委班子是抓好基層黨建的關鍵。”該縣縣委組織部長說。
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
切實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加強各級黨組織的理論學習,完善學習體系,創新學習形式和內容,確保學習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提高廣大黨員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技能水平,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時,注重和加強從專業技術人才和業務骨干中發展黨員工作,把更多的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的組織中來,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我們石渠縣地處高寒地區。氣候惡劣,干部群眾生存環境差,但這不是我們工作推諉,工作不出力的理由。我們在黨員干部中加強理想信念、服務群眾和甘于奉獻的教育,要處處彰顯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讓黨員干部明白肩負的崇高使命,使敬業奉獻成為黨員干部的價值追求。”該縣縣委組織部長說。
圍繞核心,構建大黨建格局
以縣委為核心,以各級黨委(黨組)為重點,以基層黨支部為骨干,以廣大黨員為基礎,形成“四位一體”的工作組織。大膽創新探索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模式,建立“區域型”、“流動型”、“產業型”、“服務型”黨組織,由封閉型單位式向開放型區域化轉變。形成橫向部門聯動、縱向三級互動,層級分明,各負其責的大黨建工作格局。各級黨委(黨組)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方向、圍繞中心、緊扣大局,扎實推進黨建工作,進一步形成石渠縣大黨建工作格局,為深入推進和加快建設“生態、文化、幸福”石渠提供有效保障。
“我們在黨建工作中,提倡缺氧不缺志,缺氧不缺精神,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圍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查擺出來的問題,逐一對照檢查,逐一對照整改落實,以為民務實清廉的優良作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讓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扎溪卡草原上。”縣委書記伍強斬釘截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