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開啟高原農業新模式

《甘孜日報》    2014年11月04日

——記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機耕作業。

  ■ 葉強平 文/圖
  在理塘農貿市場的攤位前,拉波鄉成熟的高原油菜基地,由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低溫冷凍干燥蔬菜出口項目(簡稱FD項目)中的重要品牌“圣地農莊”開發的觀光農業已見端倪,“基地+農戶+龍頭企業”的高原農業新模式正推廣運行。
  理塘地廣人稀,可機械化耕種土地面積遼闊,陽光充足年平均日照2637小時,非常適合種植大棚蔬菜和單季作物,但是以前由于交通制約農民苦于沒有銷路對種植熱情不高。
  2012年,樂山市援藏辦綜合分析理塘條件,計劃將高科技的FD項目引入理塘縣。2013年,理塘援藏工作組在濯桑鄉成功試種蘿卜、樂山分蔥等蔬菜后,積極協調樂山本地民營企業到理塘投資FD深加工項目,擬打造以高原綠色蔬菜和畜牧產品為主的深加工基地,采取“基地+農戶+龍頭企業”模式,總投資近1億元。項目業主多次實地考察后,10月25日,在第十四屆西博會上,通過招商引資,企業與理塘達成了前期7650萬元的投資意向合同。
  11月8日,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從事高原生態蔬菜、松茸、中(藏)藥材種植、加工、出口日本、歐盟,高原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生產銷售。形成從保護價收購、先進技術加工到銷售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大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農牧民增收,是理塘縣招商引資的高科技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四川省農業大學也通過該項目實施正式與理塘縣簽訂縣校合作協議,川農大的加入為理塘縣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公司實現流轉土地6500畝,今年種植2556畝。隨著圣地農莊大量蔬菜的上市,對平抑理塘縣城蔬菜價格、讓市民吃到放心菜、平價菜起到了積極作用,有些菜品價格下降達50%以上。公司以訂單農業指導基地生產、種植,在縣委、縣政府、縣武裝部的全力協調下,蔬菜部分供應當地駐軍。同時積極開拓稻城、成都、樂山高端蔬菜銷售市場。目前500畝馬鈐薯種已落實銷售合同,100畝瑪卡按訂單生產。2014年實現產品產量1900噸,產值650萬元。
  目前公司從業職工65人,內地引進19人,安置當地農牧民36人。其中:從縣內“9+3”畢業學生中公招農場工人10名,招聘安置當地青年9人。解決圣地農莊附近的季節性用工57人,培訓藏族職工11人。“公司+基地+農戶”,帶動了理塘農牧民致富。公司通過流轉基地土地30年,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時、使涉及的二個行政村、105戶、640人,年人均增收800元。多渠道吸收基地附近藏民到公司務工,年人均增收16200元(每年務工七個月)。公司向農牧民傳授蔬菜、瑪卡、中(藏)藥材種植技術,公司向他們提供種苗,回家種植,帶動一家一戶致富奔小康。縣農辦和公司共同在拉波鄉11個村,以戶為單位推廣和種植瑪卡50畝,公司提供技術和保底回收瑪卡,切實解決瑪卡種植戶的后顧之憂。計劃通過在圣地農莊建設一萬噸榨油廠,擴大全縣、特別是以拉波為中心的油菜種植面積。
  公司的旅游生態農業觀光項目已全面啟動。圣地農莊將緊扣稻城亞丁旅游,以高原蔬菜、珍稀藥材、松茸、高原糧油和高原生態養殖等特色產業,結合、融合藏文化思想,打造自然景觀,美化、凈化生態環境,優化基地內產業空間布局,融入打造景觀優美、富有文化內涵的景觀節點,將基地構建成為環境優美、景色迷人、吸引力強、生態平衡的原生態農業體驗旅游區。目前,以冷水魚、松茸為主的生態、旅游餐廳已開始改造,圣地農莊石碑已經刻成,觀光道路路坯已開始建設。
  據公司總經理周宴平介紹,FD項目計劃建設周期為三年,建成后,建成現代化種植基地6500畝,年加工能力3萬噸,年產值1.9億元,年銷售收入2.1億元,出口創匯600萬美元。實現年利稅1100萬元,預計可使農牧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解決近400人就業,為理塘產業發展增加活力,帶動起當地藏族群眾種、養殖技術提高,促進藏區農牧民致富增收,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 上一篇:丹巴嘉絨藏族風情節激情上演
  • 下一篇:德格狠抓落實促進投資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