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小網格筑牢大平安

《甘孜日報》    2015年02月02日

——甘孜縣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紀實

網格員在醫院看望貧困患者尼瑪土鄧。
  ■ 余應瓊 文/圖
  “去年以來,甘孜縣通過實行‘四級’網格管理,共采集各類網格信息10萬余條,成功辦理網格事件302件,協助公安機關抓捕犯罪嫌疑人1名,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6件,幫扶群眾12件……”1月28日,甘孜縣網格信息監管中心負責人向筆者娓娓道來,該縣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結出了累累碩果。
  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
  據了解,該縣以信息化為支撐,網格化服務管理為載體,構建了監管中心、鄉鎮(街道、機關單位)、村(社區)、網格員“四級”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全縣城區區劃分為22個網格管理單元,配備31名專職網格員;已通網絡的13個公路沿線鄉鎮和2個寺管會(局)完成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搭建;以片區工委、鄉鎮所在地、行政村(牧民定居點)、寺廟等為區劃單元,劃分22個鄉(鎮)網格管理站,設置219個行政村、5個寺管會(局)網格管理單元,落實網格站工作人員和兼職網格員224名;縣級機關單位開通64個網格信息處理平臺,落實64名專兼職網格信息專管員,投資30多萬建成縣網格信息監管中心,形成了區劃合理、覆蓋城鄉、功能齊備的網格管理機構體系。各個“網格”織成了一張覆蓋城鄉、遍及每家每戶的“大網”,猶如將血脈延伸至整個社會肌體的最末梢,使全縣社會管理服務煥發出了蓬勃生機與無窮活力。
  網格編織群眾“貼心衣”
  1月25日,清河街社區網格員牛擁多吉、阿多等在縣人民醫院例行巡查時,發現一個70多歲的患者交不上醫療費,幾個小伙子隨即捐助了500余元,讓患者尼瑪土鄧得以繼續醫治,并到患者戶籍所在地生康鄉五村核實情況,當了解到她患病多年、家境貧困的情況后,網格員們按照縣監管中心的交辦意見,積極主動地和民政部門進行對接,為尼瑪土鄧申請救助。民政部門很快給予尼瑪土鄧2000元的醫療救助和1000元的生活補貼,為患者一家解了燃眉之急。
  該縣專職網格員實行“一日雙巡”制度,兼職網格員每周下村不少于3次,每月處理事件不少于4件。網格員對所負責的區域巡邏時,小到環境衛生、居民矛盾化解,大到安全隱患、社會治安維護等,一旦發現問題,立刻用手持終端機對現場進行拍照,并及時將相關信息傳送到監管中心,通過中心的調度和派遣,將隱患及時排除。
  甘孜縣每一戶群眾家中都有一張便民聯系卡,卡上除印有網格員的聯系方式外,還印有包括采集網格信息、聯絡社情民意、代辦綜合事務、幫扶困難特殊、宣傳法律政策、協管治安安全、調解矛盾糾紛、倡導文明新風的職責范圍,遇到問題群眾可隨時與他們取得聯系。
  筆者在采訪時發現,每一個網格員手里、心里都有一張“民情圖”。誰家是孤寡老人,誰家的房子在出租,誰家是困難群眾……一目了然。為敬老院清理積雪,在冰凍的街面上灑鹽融冰,調解鄰里糾紛……一件件小事暖民心。群眾高興地說:“自從有了‘網格化’,我們生活中很多雜事難事在最快的時間得到了解決,辦事更加方便,鄰里更加和諧,生活更加美好了!”
  去年11月15日,該縣新區社區網格員生龍郎加在巡查時,了解到建筑老板曾某在實施某工程時,欠建材商趙學林等4人共計25萬元材料費3年未還。曾某自稱是建設單位欠他工程建設款,并非他賴賬,逼急了他就跳樓自殺。得知此事后,生龍郎加、馮盼、向巴拉德3名網格員感到事態緊急,多次主動找到曾某了解情況,耐心開展勸導工作,講解相關政策,并幫助聯系相關單位跟蹤工程款給付情況。通過網格員不厭其煩的工作,11月19日,賒欠雙方當事人來到新區社區解決問題。在社區干部和網格員的合力調解下,曾某最終同意在12月20日前還清欠款,但要以建設單位結賬為前提。今年1月,了解到建設單位已撥付曾某部分工程款的情況后,社區網格員試圖聯系曾某,但曾某卻關機玩“失蹤”。為了圓滿化解該起欠款糾紛,網格員一方面通過各種途徑打聽曾某動向;另一方面,及時與4名債權人取得聯系,告知情況,并帶他們到縣法院、縣司法局等開展法律咨詢,引導其通過司法渠道維護合法權益。目前,4名債權人已決定向法院起訴曾某。
  旭日嶺社區網格員白瑪桑珠固定聯系網格內的273戶、483人,他說:“網格里發生的大事小情,包括信訪、環境衛生、民政等,不管任何情況,只要群眾找到我,我都會在第一時間去協調處理。”
  面對群眾訴求多元化,利益主體多樣化,該縣結合實際,走出了一條小網格筑牢大平安的新路。以“網格化走訪、網格化代辦、網格化服務”為重點,將社會管理服務的最小單元推進到基礎網格,真正到戶到家到人頭,變群眾“走上來”為干部“沉下去”,群眾呼聲有人聽,群眾訴求有人答,群眾有難有人幫,構建起了立體化、全覆蓋、全天候的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了社情民意全掌握、為民服務全方位、社會服務全覆蓋。 
  該縣將網絡化服務管理工作納入年度綜合目標管理,制定了監管中心工作職責、網格化服務管理站工作職責、管理信息系統安全操作管理辦法、督辦制度、限時辦結制度等20余項制度,并通過系統分流、電話督辦、書面交辦、跟蹤考核來落實網格事件的辦理,以“小事惠民生、萬件小事促平安、萬件小事暖民心”,達到“人人需要,人人喜歡”的工作目標。
  采訪手記:甘孜縣網格化管理變隨叫隨到的服務為主動服務,特別是網格化的走訪、代辦、服務貼近民心,讓群眾感覺到了被重視、被尊重、被理解,心結解了,抱怨少了,整個社會不合拍的聲音小了,不和諧的因素少了,小網格筑牢了大平安。
 

 
  • 上一篇:甘孜縣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 下一篇:巴塘發放惠民新春掛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