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甘孜縣統籌聯動促發展

《甘孜日報》    2015年03月03日

 
   火古龍光伏電站。
    新春伊始,甘孜大地暖意融融。走進該縣火古龍村50MWp光伏電站建設現場,入目滿是光耀四射的發電板, 橫豎成行的光伏發電板整齊地排列著,熠熠生輝,好似一片藍色的海洋。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015年,甘孜縣找準發力點,把推動發展的資源和保障要素向基層移、往農村投,夯實底部,帶動全局,實現城鄉的協調發展。開年之初,甘孜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以突出統籌聯動加快發展工作基調,聚力“民生大改善、項目大推進、法治大創建” 三大主題,以全域旅游統領經濟發展,以民生攻堅廣泛凝聚民心,以依法治縣促進社會和諧,以改革開放增強發展活力,以基層黨建強化組織保障,以改進作風自覺執行確保工作落實,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 余應瓊 文/圖
    筑牢基礎 加快轉型步伐
    該縣布局下移,以“三化聯動”推動經濟轉型加快發展。以旅游全域化為統領,著眼打造康北旅游集散中心,加快推進“一城、一鎮、一條線”建設。“一城”就是以縣城為中心,以“游周邊、住甘孜”為目標,打造宜居、宜旅、宜業的康北中心城鎮。“一鎮”就是以來馬鎮為重點,著眼打造民族風情古鎮,啟動集鎮開發建設。“一條線”就是以國道317為軸線,打造“百里青稞景觀長廊”,統籌抓好沿線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全面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把317沿線打造成美麗村寨風景線。
    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堅持景城一體、城景相融,緊扣全域旅游發展,統籌新舊城區發展;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新區城市綜合體、城東生態產業園區建設;堅持以城帶鄉、以鄉促村,延伸公共服務,縮小城鄉差距。加快雅礱灣景區建設,整體推進旭日嶺溫泉酒店群、朱德總司令與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河壩村幸福美麗新村、濕地公園等項目,無縫對接,整體打造,啟動旭日嶺4A級景區申報工作。實施“老甘孜”保護性開發建設項目,全力打造旅游新名片。完善新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中心城鎮功能。創新城市管理機制,實施精細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以農牧業現代化為支撐,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借力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土地確權頒證,為現代農牧業提供基礎和前提;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著力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專合組織和家庭農(牧)場,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抓好結構調整,開發農牧業的多種功能,促進農牧業提質增效;落實促農增收工作措施,逐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以開放合作助推“三化聯動”,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借助對口幫扶等平臺,圍繞全域旅游、現代農牧業等重點產業培育和礦產、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優勢資源開發,加大招商引資,著眼項目落地,做好重大項目服務跟進,協調火古龍太陽能光伏電站、呷拉工業園等一批項目投產。
    加大投入 切實改善民生
    重心下移,以項目大推進促使民生大改善。成立工作專班,統籌項目資金,聚力民生攻堅,力爭三年內使農牧區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性改善。要繼續解決交通瓶頸問題。積極完善公路骨干網絡體系,投資3845元建設通鄉油路102公里,投資6808萬元建設通村公路107公里,投資2100萬元實施縣鄉村客運站點建設,健全農村公路養護機制,投資8759萬元實施農村公路整治,力爭格薩爾機場開工。要深入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投資7365萬元加快城區供排水、農田水利維護、水土保持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69處,在達通瑪牧區新打井60口。爭取落實藏區農村飲水不安全項目,徹底解決城鄉飲水不安全問題。要引導解決風貌改造問題。全面推進精準扶貧,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整合扶貧資金4531萬元,統籌改善農牧民群眾居住條件,完善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整體提升鄉村形象。要大力解決通訊滯后問題。投資1740萬元加大農牧區通訊基站、光纜建設及維修,著力提升邊遠地區通訊質量。加快格薩爾機場通信能力建設,力爭優質通訊全覆蓋。
    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健全發展農村公共服務。要著力教育事業有堅持。投資5812萬元建設教師周轉房、改造農牧區學校危房、完善城鄉學校配套設施。認真落實教育惠民政策,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提升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要著力衛生計生有提高。全面落實“健康甘孜2020”行動,投資5677萬元全面啟動16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投資4383萬元加快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大醫務人員柔性流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新農合工作水平,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應報盡報。要著力文化需求有滿足。投資4013萬元實施廣播電視農牧區無線覆蓋工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及文物保護工程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扎實開展“送文化”下鄉。要著力環境改善有變化。全面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長效機制,投資9517萬元做好退耕還林、草原生態補償、天然林保護、水土保持、沙化治理、濕地恢復等重點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不斷改善人居環境。要著力社會保障有落實。全面落實社會保障惠民政策,著力構筑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社會管理“四大體系”。投資1591萬元實施縣鄉敬老院、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大困難群體、留守老人、兒童、婦女關心關愛,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法治創建 提升群眾滿意度
    治理下移,以法治大創建夯實主動創穩社會基礎。要大力推進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并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要著力鄉村治理。建立健全鄉村兩級工作制度,完善《村規民約》,建好群眾工作、民生工作和維穩工作“三本臺帳”,落實鄉村干部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制度,確保鄉村工作規范運行;加力整治軟弱渙散基層組織,提升基層干部能力。要推進平安甘孜建設,深入推進依法治縣“十項集中整治”行動。要深化社會治理創新,健全網格化管理體系。要做實安全管理工作,提升群眾滿意度。
     
    
  • 上一篇:丹巴縣加快重點產業發展
  • 下一篇:瀘定縣深入踐行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