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科普大餐進牧區

《甘孜日報》    2015年03月16日

——“歡樂藏區行”暨“法律七進”活動進色達見聞
 
    ■ 記者 張濤 文/圖
    “今天真是比過年還熱鬧!”3月14日上午,色達縣中學廣場歌舞飛揚、人潮涌動。一份份科普資料,一首首歡快的歌曲,一張張歡樂的笑臉,無不洋溢著濃濃春意。當天,省2015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歡樂藏區行”暨“法律七進”活動第二小分隊走進了金馬草原,來自省、州、縣的近百名文藝工作者、法律服務工作者、醫療衛生人員、科技專家等把文化盛宴、科普大餐、愛心義診同時搬上了大草原。
    活動現場,熱情的農牧民群眾把“三下鄉”服務臺圍得水泄不通。農產品生產技術叢書,種植、養殖類圖書,法律援助手冊,老年人健康指南等書籍、資料很快被一搶而空。色柯鎮的更登老人手捧著一疊資料從人群中擠了出來,興奮地說:“平時都是自己出錢到書店去買,今天免費贈送的這些書,夠我看一陣子了。”
    亞龍鄉牧民嘎龍前幾天在鄉上得知要開展這一活動后,提前一個小時,就同部分鄉親們來到了活動地等候。由于嘎龍不會漢語,他說得“著急”,省農業廳的種養殖專家馮波聽得“迷糊”。“有沒有可以幫忙當翻譯的?”馮波剛一求助,立馬涌來好幾個當地干部群眾,紛紛表示愿意充當馮波和嘎龍的翻譯。原來嘎龍在家養了十余頭牦牛,他想讓牦牛多產崽,當天他專門為這事來請教省里的專家。馮波詳細了解了嘎龍家牛場的相關情況后,建議嘎龍采用現代養殖技術,解決營養、寒冷和生產方式三大限制因素,同時注意防疫。“簡單來說就是白天放牧,早晚補飼,夜間牛舍內休息,這樣相對來說能夠提高牦牛的繁殖率。”最后,馮波還送了嘎龍一套科學養殖家畜的書籍和資料。
    在法律咨詢和農牧業技術咨詢服務臺前,色達縣環保局的干部茍銀東向工作人員索要了四套宣傳資料,他準備送給他的親戚。我州群眾工作全覆蓋開展后,茍銀東與翁達鎮的四戶農牧民群眾結對成了親戚,他趁周末便來“三下鄉”服務區轉了下,發現有很多宣傳資料對親戚們都很有用,“你看,像落實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機制政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以及各種種養殖實用技術等等,這些法規、科學技術在我們這里都很實用,我就準備給每戶親戚都送上一套。原來看親戚是送錢和物資,現在我們送智力了!”
    與法律、科技咨詢臺前的場面一樣,十幾名衛生、醫療、計生工作人員也忙個不停。量血壓、測血糖,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單、進行健康咨詢,現場的專業醫療人員不厭其煩地招呼著每一位群眾。“大夫,我這肚子痛好多年了……”“醫生,給我看看腿吧,痛了好幾年了。”“你看看我的腰怎么了?”群眾把衛生義診服務點圍了個嚴嚴實實。家住洛若鄉的牧民阿澤身體不適,她前一天在鄉衛生院打了點滴,今天又來到活動現場,讓省里的專家幫忙看看,得知自己身體沒什么大礙時高興地笑了。
    這邊服務咨詢熱火朝天,那邊文藝演出精彩紛呈。來自省、州、縣的文藝工作者們和色達中學的同學們,送上了群眾喜聞樂見的歌舞和曲藝表演,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歌曲道出了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一支支歡快、優美的舞蹈跳出了新時期農牧民的新風貌。城區57歲的居民洛絨一邊看著精彩的節目,一邊拿手機記錄下這美好瞬間,說要拿回去與家人共同分享。
    笑臉在這里綻放,歌舞在這里飛揚,幸福在這里蔓延……“三下鄉”帶來的不僅僅是文化科技衛生的內容,更是快樂和祝福,是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愛。
     
    
 
  • 上一篇:理塘縣全面推進鄉村治理
  • 下一篇:寒假,他們沒有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