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五大扶貧工程改善了爐霍農牧民生活

《甘孜日報》    2015年05月07日

    正值陽春三月,高原小城爐霍還未褪盡冬的寒意,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爐霍大地上扶貧開發項目的火熱推進。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村扶貧建設穩步推進,五大扶貧工程項目的實施,標志著爐霍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到來。
    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文化、衛生、教育事業長足發展,貧困問題得到極大緩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素有“山歌之鄉”美譽的爐霍,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機聲隆隆,喚醒沉睡的大地,爐霍農民開辟了千畝種植基地,在家門口賺上了大錢。
    張張笑臉,寫滿喜悅與幸福,爐霍牧民安裝了太陽能,洗上了熱水澡。
    這是惠民扶貧的真實寫照。
    這是跨越發展的希望之門。

    ■ 胡筱紅
    一品:幸福日子比蜜甜
    能在自己家里安上太陽能、洗上熱水澡,曾經是更知鄉措口村牧民的夢想。2014年4月15日,36座漂亮的獨立式洗澡間,熱氣騰騰的自來水嘩嘩地流出……對于措口村36戶牧民來說,這是一個圓夢的日子。
    一年后的今天,筆者再次走進了距縣城58公里的更知鄉措口村,在鄉干部的陪同下,來到了低保戶巴登拉姆家。巴登拉姆正哼著山歌,在剛建好的太陽能洗澡間里麻利地搓洗著一件厚重的藏服,從水管里流出的熱水冒著霧氣,讓有些寒冷的春天有了幾分溫暖。
    今年61歲的巴登拉姆和癱瘓在床16年的老母親相依為命。高原上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炎熱的夏季,山泉都寒冷刺骨。常年的刷洗淘清,巴登拉姆的風濕性關節炎也因此加重。“現在好了,有了太陽能熱水器,我不再擔心刺骨的雪水浸得我骨頭痛,時不時我還可以幫母親洗個熱水澡。真的要謝謝黨的這些惠民政策,讓我們牧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說話間巴登拉姆豎起了大拇指。
    自2010年新村扶貧建設項目啟動以來,爐霍縣堅持產村相融、成片推進新村建設,整合各種資源,實施綜合開發,確保推進一個村、脫貧一個村、長遠致富一個村。截至目前,該縣12個鄉41個村2151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10755人在自己家里用上了熱水,洗上了熱水澡。
    二品:俄色飄香致富忙
    爐霍利用就地就近的特色資源,以高原生態農業為重點,大力實施特色農業項目,帶動農牧民群眾增產增收。
    在10個鄉鎮建設糧油高產高效示范片區,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1個;投資100萬元建設油菜基地200畝;投資125萬元建立6個蔬菜大棚;投資近千萬元建立雪域俄色茶種植基地,雪域俄色茶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認證,獲得四川農業博覽會參展產品金獎,實現產值2000余萬元,新增就業20人,新增利稅10余萬元……自實施特色產業發展戰略以來,該縣各項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去年我和老伴兒幫人采茶掙了近兩萬,家里這兩年,新蓋了5間房,買牛買馬,生活過得甜滋滋的。”今年63歲的覺吾志瑪滿臉幸福地說。
    覺吾志瑪是蝦拉沱鄉農民,大半輩子以種植青稞為生。“以前,家里全靠兒子出去打工掙點錢,我們老倆口在家種地,一年下來除了口糧掙不到什么錢。”
    2008年,國有企業爐霍雪域俄色有限責任公司成立,4萬多畝俄色茶種植基地的落戶讓覺吾志瑪和更多的農牧民有了新的就業渠道。靠種植和采摘俄色茶成為當地農牧民致富的“金鑰匙”。
    同時,縣扶貧移民局結合實際,把扶貧開發主戰場放在廣大農牧區,努力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俄色茶產業的成熟,將推動更多農牧民參與到現代農業中來,通過技術和新合作方式改變耕種固有模式,脫貧致富不再只是夢想。”縣扶貧移民局負責人如是說。
    三品:扶貧救助書香濃
    “這幾年我們加大了對農村貧困家庭子女教育扶持力度,并積極落實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2014年對貧困生資助就達992.63萬元。全縣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達99.96%和98.8%。”爐霍縣委副書記、縣長巴登如是說。
    九年義務教育免去了學雜費,但對于山區貧困家庭來說,生活和路費的開支也會讓孩子們瀕臨輟學。
    3年前,在爐霍縣寄宿制小學三年級就讀的降擁曲卓,由于家境貧寒,年僅9歲的她輟學在家,幫忙干活補貼家用。就在這時,扶貧移民局每年為貧困學生補助1000元的“能力扶貧”政策,讓她再次回到學校。
    “我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讓我的家早日擺脫貧困。”目前已讀六年級,每科測試成績都名列年級前茅的降擁曲卓話語雖然稚嫩,但底氣十足。
    后記:
    以上“三品”只是爐霍扶貧開發工作中的縮影,在廣袤的爐霍大地上,還有更多的惠民政策讓農牧民群眾受益。
    郎卡杰唐卡等民族文化產品創收600多萬元;投資1000余萬元,沿國省干道及蝦拉沱景區設置觀景平臺、旅游標識標牌等設施;2個土地整理項目,新增耕地1500畝;完成48公里綠色景觀長廊建設;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發放補獎資金1548.75萬元,實施退牧還草工程40.3萬畝;完成現代林業產業基地建設1.95萬畝,全年出圃苗木155萬株,義務植樹15萬株;兌現集體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金3303萬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5.2萬畝,發放退耕還林補助款1352萬元;有效管護森林資源,連續25年無重大森林火災;投入3960萬元,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7個鄉鎮衛生院和30個村衛生室建成投用,實施了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縣中藏醫院制劑室等項目建設……一個個的數字羅列、一筆筆的資金落實、一件件的為民實事,正通過“一對一”、“點對點”拉網式的方式落實到爐霍每一個農戶牧家。
     
    
  • 上一篇:康定縣開展災后農房重建工匠集中培訓
  • 下一篇:丹巴縣著力打造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