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道孚縣瓦日鄉康巴渠德農牧實業合作社理事長曲登

曲登正在養殖場給奶牛喂飼料。
4月,穿過道孚縣城,順鮮水河而下,記者便來到了道孚縣瓦日鄉康巴渠德農牧實業合作社,只見一棟棟白壁紅頂的牛舍整齊排列,頗具規模,數十頭奶牛或臥于“軟床”悠閑曬太陽,或津津有味地食草飲水。
“將污物、糞便和飼料渣生產的有機肥,供應給周邊的農戶用于蔬菜、青稞等農作物種植,而蔬菜產生的下腳料和一些秸稈則用來做奶牛的青貯飼料……”該合作社負責人曲登正向外地的養殖戶介紹他的種養經驗。
■ 記者 陳斌 文/圖
艱辛創業
帶頭建起養殖合作社
瓦日鄉是當地有名的農業鄉,這里的農民世代以務農為生。2010年,在家務農的曲登摒棄“抱守田園,以農為生”的傳統觀念,毅然外出創業。在成都菊樂牛奶廠,他從打雜工做起,留心學習技術,逐步從打雜工變成了技工師傅。有了一技之長的曲登開始思謀著回家鄉發展。通過調研和考察,他認為奶牛養殖是最適合的產業。于是,他放棄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決定回鄉開辟一條資源循環利用、農牧生態結合的奶產業發展新路子,并帶領本地百姓共同致富。
2010年,當曲登回鄉動員鄉親們養殖奶牛時,鄉里感興趣的村民寥寥無幾。“大家擔心的事實在太多了,養殖場地怎么建?沒有養殖技術怎么辦?奶牛養殖的效益,到底像不像他們宣傳的那樣好?每頭奶牛上萬元,錢從哪里來?牛養死了怎么辦……”曲登回憶說。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面對鄉親們的質疑,曲登用實際行動作了回答,他積極籌措資金200余萬元,很快就建起了奶牛養殖場。
“當52頭‘蜀宣花’奶牛入住合作社后,村民們對合作社有了信心。同時,我們聘請了畜牧師和獸醫師,具體負責奶牛場的技術指導和防疫工作,為奶牛場的健康發展系上了‘保險帶’。”曲登向記者介紹說,當時,就有100戶村民決定參加合作社養殖奶牛。
合作社建成后,曲登在當地老百姓眼中也成了增收致富的“牛人”,大家對他敬佩不已,參加合作社的村民也多了。目前為止,合作社已有社員160戶,年銷售總額達150余萬元。
規模化發展
帶領農牧民抱團致富
“奶牛養殖收益如何?”從格西鄉來合作社學習取經的養殖戶降澤問。
“成年奶牛每年產奶的毛收入在4萬元左右,去掉3萬多元的成本,純利潤至少也有6000元。再加上該頭奶牛產下的1頭牛犢3000元的收入,1頭奶牛每年收入上萬元不成問題。”曲登回答說。
“加入合作社要收啥費用?你們是如何管理的?可以提供貸款嗎?”面對降澤的一連串提問,曲登一一向他耐心介紹,“加入合作社不收取任何費用;我們實行統一供料、統一擠奶、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可以為社員協調辦理農村商業銀行的貸款。”
記者來到了該合作社的養殖區。“成立合作社,建立養殖區,不僅解決了社員們單獨養殖時因資金限制無法擴大規模的問題,還解決了本地人的就業問題。”正忙著給奶牛喂飼料的工作人員擁初向記者介紹,她從事奶牛養殖已有6年之久,以往由于受資金限制,加之銷路不暢,無法擴大規模,最多也就飼養十幾頭。現在,她加入了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既可以免費學習奶牛養殖技術,又不愁牛奶銷路,還可以獲得每月4000元的工資收入。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說起合作社的社會效益,曲登告訴記者,近幾年,合作社充分利用農牧民現有土地、奶牛等資源,以引進優良奶牛為抓手,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積極帶動瓦日、玉科和龍燈等地農牧戶規模種植和養殖,有效推動了全縣種養業產業化進程。同時,合作社的成立,既解決了當地人的就業問題,還促進了農戶增收致富。
生態化養殖
實現零污染零排放
走進養殖區,記者發現這里的牛舍沒有任何異味,奶牛都膘肥體壯。曲登說養殖奶牛衛生很重要,他們在養殖區內建起了現代化的投料、除糞等設施,同時采用“雨污分流、干濕分離”工藝,為奶牛營造了舒適干凈的生活環境。
據了解,養殖區內采用循環模式,實現了養殖業和種植業的高度結合,使農業資源在循環中得到優化利用。“我們將污物、糞便、飼料渣進行發酵和晾曬,用于生產有機肥,將有機肥用來種植蔬菜、青稞等作物,而蔬菜產生的下腳料和一些秸稈則用來做奶牛的青貯飼料,實現農業資源的雙向循環。同時,為了更好地推進這種雙向循環模式的運行,我們還專門建起了晾曬場,配備專門的機器設備。”曲登說。
“可別小瞧這牛糞,做成有機肥后也是搶手貨。”曲登得意地告訴記者,他們把生產的有機肥賣給周邊的種植大戶,每年可獲得不少的收入。同時,利用這些有機肥,合作社每年種植50畝油菜、50畝土豆,20畝大蔥,可獲利30萬元。
據曲登介紹,在養殖奶牛中,他最得意的是將牛糞和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夏天的油菜秸稈和秋天的青稞秸稈都是奶牛的最好飼料。每年,我們養殖場都將消耗大量的農作物秸稈,合作社的種植場供應不足時,還向附近的農戶收購,也增加了農戶收入。”
養殖業和種植業循環發展,不僅為農業生產基地建設提供大量的有機肥,促進土地休養生息;還為養殖場奶牛供應了最好的青貯飼料,提升了牛奶品質。
“下一步,我將對養殖區進行提檔升級,再新增自動化儲運奶設備,讓合作社所生產的牛奶暢銷內地。同時以現有的養殖區為基礎,走良種繁育、技術推廣、加工銷售的產業一體化道路,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致富。”談及合作社未來的發展,曲登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