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葉強平 梁敏 )理塘縣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把立足點放在基層,著力點根植于群眾,達到了“三貼近”效果。
今年以來,理塘縣全面是夯實群眾宣講基礎,將群眾宣講工作貫穿于結對認親、幸福工程、四下鄉等群眾工作的始終,圍繞鄉村治理、思想政治建設、依法治縣、民族團結等專題和縣委、政府中心工作,靈活調動馬背宣講隊、流動宣講車、帳篷宣講堂等載體,利用發放惠民物資和春節、藏歷新年、春耕等契機,24個鄉鎮宣講團,深入各鄉鎮、村召開群眾大會進行政策宣講、形勢教育、感恩教育共計52場,人數達30000人次。開展“一月一讀報”活動819場次、累計參與人數57590人次,主題宣講595場次、接受宣講人數累計32641人次,典型宣講630場次、累計接受宣講34386人次,1+N宣講114場次、累計接受宣講18497人次。始終堅持“群眾在哪里,服務就跟到哪里”的理念,利用村活動中心、移動帳篷、文化流動車等,將群眾喜聞樂見的服務項目送到農牧區和寺廟,送文藝下鄉12場次、放映農村公益電影817場次、送科技18場次、送法律11場次、送醫療15場次,編撰了集形勢政策、涉農法規、新舊對比等為一體的群眾宣傳手冊,增強了宣傳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理塘縣緊扣“跨越發展、長治久安”的主題,抓住“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充分發揮“鼓和呼”的作用,重點對縣域經濟發展、一縱兩橫、飲水等民生工程、鄉村治理、蟲草工作等方面進行采訪報道,廣泛宣傳理塘縣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經濟社會成就,使團結、穩定、和諧的聲音成為藏區宣傳主旋律。積極開展“記著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創建綠色頻率”活動和其它專項行動、截止目前,縣電視臺播出各類新聞380條。主動提供新聞素材,集中向海內外展示理塘的重點亮點工作。《甘孜理塘2萬余農牧民告別下河背水》在中新網、國際在線采用后,人民網、新華網等60余家媒體轉載,《四川理塘:植被多樣性治沙試種成功》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出。截止5月上旬,理塘在州級以上媒體采用新聞稿件223篇,80%是自采稿件。
理塘縣組織各級文明單位回饋社會,關愛弱勢群體活動,截至4月底各級文明單位到鄉村送法律、送政策、送物質共計48次,物質價值8.7萬余元。充分發揮志愿者作用,截至目前,共有各類志愿者1200余人次參與到幫困難戶耕地播種中,在“暖冬行、愛傳遞”活動中為孩子們送去價值16萬元的衣物,為孤寡老人送去價值8萬余元的生活物質和藥品,到敬老院聽老人講故事、陪老人拉家常、給老人唱歌跳舞、幫老人清洗衣物、打掃衛生。懂雙語志愿者到區鄉為農牧民提供法律援助79次,到學校開展“法制護航 健康成長”授課活動46次。
理塘縣完成了倉央嘉措故居、霍曲牧場、千戶藏寨產業培育方案,禾尼鄉自駕車營地建設方案。完成24個鄉鎮農民健身工程和40個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選址工作。投資50萬元開發、收集傳統手工藝制品和收集傳統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生產生活品。擬投資400萬元改造鄉村環境和廁所等設施,力求鄉村“亮起來、綠起來、美起來”。免費開放該縣圖書館、文化館、全民開放24個鄉鎮綜合文化服務站。為該縣214個農家書屋,補充圖書21400冊,每個農家書屋100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