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理塘:2.6億民間資金助推城鎮化建設

《甘孜日報》    2015年05月22日

     本網訊(葉強平 )5月19日,理塘縣高城鎮替然泥巴村村民洛絨益西來到自家正在修建的倉央嘉措情歌飯店前,查看工程建設進展。據了解,今年該縣390戶農牧民將在縣城修建極具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筑發展旅游接待,匯聚民間資金達2.6億元。
     用洛絨益西的話說,現在修建飯店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就是近兩年,理塘縣加大對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進一步完善城鎮功能,僅在主城區改造上投資就達1.8億余元。相繼建成了格薩爾王廣場及縣城自來水改建、五線下地、縣城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等市政建設項目。今年,總投資7978萬元的“一縱兩橫”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建成后將極大提高城市交通承載力,提升該縣康南中心城市形象。舊城改造不斷加快,新區建設也如火如荼,該縣以建設新型康南中心城鎮為載體,全力打造“經濟發展高地、旅游文化名地、商貿物流基地、交通網絡重地、和諧進步福地”的高原特色縣城已初具雛形。
     所謂“地利”即目前理塘縣城基本形成了舊城區、拓展區、開發區3個布局板塊,拓展區、開發區將成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引擎。目前,縣城建成區面積6.4平方公里、城鎮常駐人口4.3萬。洛絨益西的電梯飯店就修在舊城與新區交界的拓展區,占地面積近900平方,投資700多萬元,規劃的地下停車場可停車輛60輛,可供200多人住宿,現在修到了第三層,10月份主體可以完工,裝修完后爭取明年旅游旺季開業。他說,促使他修建飯店還有一個原因,是該縣電網并入國網后城區基本不停電,自來水將入戶、污水以后也可以排放。
     所謂“人和”就是理塘地處康南中心,是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大環線上的重要客流集散地,是一級旅游支撐點及交通樞紐,也處于“甘孜會師,北上抗日”紅色旅游精品線的中心位置,被譽為“圣地高城、草原明珠、馬術之鄉”。 該縣按照“突出重點、示范帶動、政府引導、循序漸進”的原則,繼續推進特色民族服務產業的建設和改造升級,使全縣的旅游產業邁上一個新臺階。據洛絨益西了解,在旅游旺季,每天來理塘的自駕游車輛有200多輛,騎游的有150多人,背包客50多人。他的飯店處在前往稻城、巴塘的交叉路口,口岸極佳,相信隨著國道318線旅游熱的逐步升溫,明年開業后生意一定會很好。呷柯鄉扎拖村村民亞瑪籌資1500多萬元,在改造后的國道318線縣城過境路段修了一棟8層樓、可以住130多人、停40輛車的茶馬古道酒店,像他一樣,目前有156戶農牧民在318線兩側修建自建房。
     仁康古街原本是舊居民小街,有著上千年歷史和文化沉淀,在當地是一條知名度很高的古街。投資296萬元修建的康巴文化創意體驗街區(仁康古街),現已成為信教群眾與過往游客必去之地、攝影勝地。洛次稱家就住在古街隔壁的老藏房,今年他借“一縱兩橫”市政道路改造之機,四處籌資修建藏漢結合的新式樓房,準備發展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藏家樂”,讓游客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親身體驗康巴文化。
     這些以前閑置的土地是如何盤活的呢?隨著理塘縣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和全域旅游的不斷深入,該縣為切實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城區閑置土地利用效益,結合土地集中整治專項行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決定對主城區干線路段閑置土地限期建房,制止非法買賣土地,未按規定建房的將依法收回閑置土地,收回土地價款按國家征地補償規定標準執行,收回后的土地將作為公共綠化帶、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通過電視、群眾大會宣傳、貼公告等方式,做到了家喻戶曉,土地權益人都進行了簽字承諾。城建、國土等相關部門也出臺優惠政策,對建安費、三通一平改造、城市配套費進行適當減免,對建房戶的審批開綠燈,實行“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制。城建、國土部門也加大了指導、監督和巡查力度,對遲遲沒動工的建房戶進行教育和相關政策宣傳,督促他們加快工程進度。
     民間資金的注入,加快了理塘縣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進程。“下一步,我們要在特色立城、商貿強城、旅游活城、文化揚城上下功夫,突出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三化’聯動,吸收更多的民間資金,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鄉統籌發展、產城融合發展,努力推進理塘‘康南中心’城鎮建設,把區位優勢變成經濟優勢,給農牧民帶來更多的實惠。”該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 上一篇:九龍縣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
  • 下一篇:溫拖蔬菜種植基地 讓“草籃子”變“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