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香巴拉藏寨黨旗紅

《甘孜日報》    2015年07月17日

——鄉城縣爭創全省民族地區基層黨建工作綜合示范縣記
      ■ 本網記者 田杰
     7月14日下午,記者驅車來到鄉城縣尼斯鎮則魯村活動中心,正在坐班的支部書記瓜加次稱剛剛接待完一位前來咨詢低保問題的村民。他心直口快地說:“今年工作特別忙,我連上山挖蟲草的時間都沒有,但村民的事你再忙也得去做。雖然我們已經成為了全縣紅旗示范村,但村民們卻把目光盯到了全州紅旗示范村上,你說我們的壓力大不大?但話又說回來,既然村民們都有這個愿望,我們哪怕再苦再累也得去拼。”
    瓜加次稱的這番話并非高談闊論,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很快便從鎮干部和村民口中一一得到了證實。
    村級黨組織是基層黨建的細胞,“大抓基層”則是鄉城縣黨建工作的鮮明導向。如何創建一批示范輻射作用強、帶動引領效益好的黨建精品?怎樣打造“班子堡壘強、干部標桿正、黨員旗幟紅”的黨建工作示范縣?
    鄉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生呷胸有成竹地說,該縣立足于抓基層、打基礎、擴領域、強功能,大力實施“紅旗堡壘、頭雁培育、鄉城先鋒、黨群連心”四大工程,以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為核心,狠抓以香巴拉鎮為中心,以尼斯——水洼——沙貢為東線,青德——青麥、然烏——洞松為南線,白依——熱打——正斗——定波為西線的“一心三線”基層黨建示范帶建設,力求實現“基層黨建充滿活動、干部隊伍一池活水、黨員隊伍全面活躍、共建共創雙向激活”。
    “四大工程”,既是發展工程,又是民生工程,更是穩定工程。為大力實施“紅旗堡壘工程”,增強基層組織號召力,該縣本著“利于管理、活躍基層、發揮作用”的原則,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設置黨組織,在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派出所、寺廟管理機構、規模以上“兩新”組織,做到了應建必建。對暫不具備條件的,則加大黨建指導員選派力度,幫助建立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不斷強化黨建帶“三建”工作;大力推進“支部+協會+農戶”的產業型黨組織建設;在采挖蟲草、松茸季節,采取聯合建、掛靠建等方式,建立“區域型”臨時黨組織,最大限度確保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全覆蓋。如何夯實組織基礎、規范組織運行、強化組織保障?該縣以集中整頓、從嚴治理和整體推進為抓手,細化基層黨組織考評標準,突出“責任落實、推動發展、構建和諧、解決問題”四個重點,立足“一鄉一案、一村一策”,建立定期分析、評估和監測制度,切實防止軟鄉弱村的“短板危害”;著力完善《村級組織運行規則》、《不合格干部處置辦法》、《村級財務管理辦法》以及《村規民約》,規范村級議事決策程序,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一監督”工作法,切實強化村級民主管理與監督;全面落實村級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嚴格按照“有場所、重規范,有人氣、重使用”的目標,扎實推進村級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切實拓展綜合功能、完善配套設施、規范管理使用,不斷豐富“農民星期天”活動內容,使之不僅成為群眾理所當然的辦事場所、農民的精神家園和黨員的信念之地,而且成為名符其實的聯系群眾的新平臺、培訓黨員群眾的大課堂和陶冶身心情操的大舞臺。高手在民間,能人靠發掘;活力需激發,關愛在行動。為大力實施“頭雁培育”工程,激發基層干部活力源,該縣立足選好治村能人、提升服務能力、強化履職盡責、激發干部活力,著力創新機制、強化培訓、加強管理和激勵關愛,堅持“五個面對五個敢于”和村干部“六個標準”,突出政治素質好、帶領能力和服務能力強的“一好雙強”標準,選優配強基層組織帶頭人,發現培育村組干部“新苗子”,強化“城鄉統籌”理念,深化共建共創活動,狠抓村“第一書記”選派工作,逐步實現村干部來源更廣、結構更優、能力更強;按照“需要什么、學習什么”的原則,切實將村支書培訓納入全縣干部培訓規劃,采取分類設立“思想政治教學班、項目技術培訓班、域外考察拓展班”以及舉辦“支書大講堂”等方式,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生態旅游發展、新農村建設等內容開展現場教學、案例教學,著力提升村支書解問題、謀發展、保穩定、惠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切實規范村干部履職行為,堅持村干部輪流坐班、工作例會、外出請銷假以及工作報告制度,健全村“兩委”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完善村干部崗位目標考核管理,全面推行村干部“雙諾雙述雙評”,力求做到獎懲分明、導向鮮明;切實建立基層干部報酬待遇正常增長機制,及時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的機制,堅持為在任村干部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力求建立村干部養老、醫療保險制度,著力推行基層干部分組談心談話制度,著力建好“村干部之家”,大力開展“最佳村干部”、“最佳村班子”評選活動,認真落實“三老”干部和正常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真正做到讓“三老”干部揚眉吐氣、離任村干心花怒放、在任村干干勁十足。
      如果說,一個村級組織是一個戰斗堡壘;那么,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村看村戶看戶,農牧民群眾看黨員干部。為大力實施“鄉城先鋒”工程,提高黨員隊伍戰斗力,該縣圍繞純潔黨員隊伍、加強黨員教育、爭當先鋒黨員,著力優化結構、錘煉黨性,切實倡導廉而有為、主動作為。按照“控制數量、優化結構、提升質量、發揮作用”的要求,嚴格農牧民黨員“5+1”發展模式,嚴把黨員“入口關”,著力推行群眾評黨員、黨員評黨員、支部評黨員的“三評”機制,切實純潔黨員隊伍。以“受歡迎、見實效”為目標,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在時間和內容上做到“兩規范”;著力推行“2+4”教育模式,圍繞農閑和農忙兩個時節,采取集中、分散、自主、靈活的方式,注重平時教育、集中培訓和普遍輪訓;針對夏秋季節黨員流動性較大的實際,采取“流動黨課”“送學上門”等方式,開展黨課教育、實踐培訓和便民服務;深入開展“與黨同心、與民貼心”以及“感恩思源、共創和諧家園”等活動,教育和引導黨員爭當反分裂先鋒、爭當維護穩定模范、爭當推動發展表率;以“香巴拉藏寨黨旗紅”為統領,強化“網格化管理”,深化黨員“亮崗、亮牌、亮身份”活動,設立農牧民黨員責任區,廣泛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戶”創建行動以及“雙報到”、“黨員義工日”、“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組建黨員服務隊、突擊隊,帶動農牧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建立“黨員先鋒承諾卡”,全面推行“向群眾承諾、向組織承諾”雙諾 制度,狠抓承諾事項落實,并通過定期評選“黨員先鋒”和設置“紅旗榜”,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和黨員隊伍戰斗力。
     為大力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凝聚黨心、爭取民心,該縣著眼群眾工作全覆蓋,切實構建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群眾組織、志愿服務組織等多位一體的“1+N”服務組織體系,著力推進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扎實開展領導包鄉、部門包村、干部包戶以及黨員干部聯戶、聯寺、聯僧活動,確保不漏一家農戶、不漏一座寺廟、不漏一個僧尼;狠抓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一中心、一站、一點”縣鄉村三級服務群眾網絡信息化建設,全面推行“一站式全程代辦服務”;規范村干部輪流坐班制度,推行包村干部定期駐村工作制度,并在挖蟲草、采松茸等特殊時期,切實開展“蟲草山上黨旗紅、鄉城先鋒在行動”以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活動,有效解決了“群眾工作不落實、落實不到位、到位沒效果”等突出問題,做到了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在哪里,實現了基層干部聯系群眾有效覆蓋和全面覆蓋,筑牢了黨在藏區的執政根基和群眾基礎。著眼服務于民全方位,著力深化結對認親和共建共創活動,大力開展以“聯支部幫創建、聯農村幫發展、聯黨員幫提高、聯農戶幫致富、聯寺廟幫管理”為主要內容的“五聯五幫”活動,做到了縣鄉機關干部走訪“親戚”與中心工作、群眾需求和現實需要“三結合”;唱響了“黨在我心中、我在群眾中”的主旋律,大力開展“千名干部進千家”以及政策、法律、醫療、文化、農牧科技“五進村、五到戶”活動,真正讓群眾知曉“惠從何來、恩向誰報、心跟誰走”,進一步堅定全縣干部群眾緊跟黨、更愛國的信心和決心。
     采訪中,縣委書記鄭天強告訴記者:“鄉城著眼四大工程爭創全省基層黨建工作綜合示范縣,其目的就是要依托黨建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并力爭今年打造12個黨建工作示范點,明年和后年創建‘五好’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達到80%以上、機關黨支部創建‘先鋒基層黨組織’達到85%以上,努力實現創建全省民族地區基層黨建工作綜合示范縣目標。”
 
 
  • 上一篇:康定野生菌香飄市場
  • 下一篇:大雅之江,為何聚集世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