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誘人的巴塘蘋果。

味美甘甜的巴塘蘋果干。
本網訊(志瑪 文/圖)“一品百年前大洋彼岸的蘋果味”,這樣一句廣告語豎立在理塘進入巴塘的入口,巴塘百姓憑蘋果走上了致富路。
1911年,美國外科醫生史德文和基督教牧師浩格登從美國把蘋果苗木和種子引進巴塘,由于蘋果品種共達70種,被外界贊譽為“蘋果之鄉”。
近年來,隨著游客量的劇增,巴塘縣開始走上生態農業和旅游業發展道路。2015年,該縣夏邛鎮老百姓自主申請、政府扶持完成浩格登果莊、亞啅啦果莊、鵬城緣果莊和格桑果莊的建設,老百姓園子里的蘋果從原來的零收入升級為每月上萬的巨額收入。此外,記者在國道318沿路看到當地擺攤群眾揮手示意買蘋果的景象,感受到該縣老百姓的思想已經從“要我富”轉變為“我要富”。
“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來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是個機會,我也想利用巴塘蘋果、醋海椒等特產建設一個富有巴塘特色的民居接待,也就不用天天耍等國家救助。”正在建設民居接待的拉姆接受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