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雅江縣黨風廉政建設實現常態化

《甘孜日報》    2015年11月05日


 圖為縣紀委干部在農牧民群眾中開展宣講。
    本網訊(記者 田杰 文/圖)“今天,聽了縣紀委同志的講解,讓我們知道什么是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以后,鄉村干部有什么問題,我就可以直接打你們的舉報電話了。”雅江縣八依絨鄉巴扎村村民阿窮激動地說。
    10月23日至27日,該縣紀委、監察局抽派由15名同志組成7個小分隊,深入米龍、八依絨、瓦多等鄉29個村組982戶4657名農牧民群眾之中,采取進村蹲點、入戶專訪等形式,宣講政策、督查問題和發現問題線索。針對走訪中發現的15個問題和收集的75條意見建議,通過“發點球”的方式,責令相關鄉鎮和部門限期整改、結果公示和逐一銷號。
    采訪中,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鄭友生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縣紀委著力構建黨風廉政建設常態化機制,演奏了以常打‘預防針’、常敲‘警示鐘’常念‘廉政經’、常緊‘防護網’為基調的反腐倡廉‘四部曲’,有力促進了全縣黨風政風的好轉。”
    常打“預防針”,傳播廉政正能量。該縣紀委立足苗頭常提醒,及時制訂《雅江縣領導干部廉政談話制度》,對47名黨員干部中存在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及時教育提醒或誡勉談話,做到了早提醒、早糾正、早處理;立足任前常談心,切實對39名新提拔和交流調整干部進行了嚴格的任前廉政談話,打好“廉政預防針”;立足微信常更新,精準發布信息、提出要求,拓寬了教育渠道,突破了時空限制,讓紀檢監察干部時時感到戒尺就在身邊,有效防止了“燈下黑”。
    常敲“警示鐘”,繃緊廉政思想弦。該縣紀委通過向黨員干部發送廉政短信、通報曝光、重申紀律、警示教育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實現了廉政宣傳教育無縫對接。在每年的春節(藏歷新年)、端午、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以及黨員領導干部職務變動、婚喪嫁娶以及個人重大事項等特殊時段,及時發送廉政短信、重申廉政紀律、敲響廉政警鐘。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組織縣級部門分管項目、資金副局長,財務人員及新提拔干部39人集體到甘孜監獄接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以案說法,以案明紀,催人警醒。采取下發文件、媒體曝光及公示欄公開等方式,及時對全縣25起典型案件進行通報曝光,有效發揮了典型案例的警示和震懾作用。
    常念“廉政經”,筑牢廉政新防線。以開展“三嚴三實”教育為契機,督促縣級領導干部、鄉(鎮)黨委書記和縣級部門“一把手”深入聯系鄉(鎮)、聯系部門及各村開展了175場次廉政黨課教育,廉政影響力和輻射力顯著增強;逢會必提廉政已成為該縣各種會議正常程序以外的“硬杠杠”,縣委、政府主要領導經常利用全縣性會議,對黨風廉政工作經常性提要求、明規矩,切實增強了全縣干部學習黨紀政紀條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著力構建廉政與監管防范體系,對在惠民資金、涉農補貼、民生項目等領域發現的典型案件,堅決予以從嚴從快查處。
    常緊“防護網”,提升廉政滿意度。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切實制發并嚴格落實了《雅江縣踐行“三嚴三實”黨員干部行為規范》,及時完善并動真執行了《雅江縣縣級領導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領導干部述責述廉制度》、《雅江縣明察暗訪制度》等制度,通過制度建設與宣傳教育的相提并論、通報曝光與查處案件的并駕齊驅、問題整改與責任追究的齊頭并進,全縣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滿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今年上半年,全縣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綜合指數全省排名從2014年度的第84位飚升到了第44位。
     
    
  • 上一篇:瀘定中學師生踴躍獻愛心
  • 下一篇:產業引領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