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康定:路通人和百業興

《甘孜日報》    2016年01月26日


康定市朋布西木都橋。 
    ■李銘暇文/圖
    “想不到我這么大歲數了,還能看到汽車駛進我們村莊。” 2016年1月16日當知會有汽車開進康定市吉居鄉各壩村,村里105歲的老人四郎澤仁像個孩子一樣激動,一大早,他便在村頭等著了。
    各壩村地處吉居鄉西南方向,距康定城近260公里,距鄉政府近40公里,是全市最偏遠的行政村,沿途山高路險,地質條件極差,被專家認定為“修路禁區”。當地群眾世代只能依靠“人背馬馱”與外界保持聯系,雖然村里風景很漂亮,可沒人能來,致富更是無從說起。
    四郎澤仁說,通公路是村里幾代人的一個夢,“現在終于通車了,我們真是比過年還高興,感謝政府,感謝黨。”同樣激動不已的,除了四郎澤仁還有當地138 戶 666 個村民,公路的順利通車不僅解決了他們的行路難問題,更點燃了他們的致富希望。
    在康定,吉居鄉各壩村只是該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給百姓帶來實惠的一個縮影。
    “2015年是康定農村公路三年攻堅伊始之年,按照州、市農村公路三年攻堅相關工作要求,我市農村公路三年攻堅項目堅持采取‘鄉組織、村實施’和‘一事一議’模式進行建設,積極調動項目區群眾參與和配合工程建設,進一步增強農牧民群眾自己的路自己修、自己的路自己養的責任意識。截止2015 年11 月底,我市已開工建設農村公路42 公里,新、改及維修橋梁 14 座  965 延米,安保工程128.25 公里,項目覆蓋 65個村、 4個寺廟,受益人口 25000余人。”康定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段自力說。
    隨著全域旅游的發展,康定的如畫山水受到了廣大游客的歡迎,但是由于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制約,許多美景只能讓人“望圖興嘆”。近年來,康定市大力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拓展公路服務區的旅游服務功能,提高了旅游交通的通達性和舒適性。
    江蘇游客王強是康定的常客了,每隔一兩年他便會到康定來游玩,他說,第一次到康定來的時候,除了優美的風景,印象最深的就是康定的路,有些景區路況很不好,狹窄、坑洼。“這兩年就不一樣了,路況好了,配套設施也跟上了,看風景的心情也很好,我還推薦了很多朋友來康定自駕游,大家都覺得這條旅游線很不錯。”
    在甲根壩鄉開鄉村酒店的秋竹對于交通改善帶來的變化深有感觸:“以前路不好的時候,來旅游的人也不太多,現在路好了,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秋竹說,以前,她的“秋竹之家”不過就是一個小店,如今,她的“秋竹之家”已經是一家集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鄉村酒店了,能同時解決90位游客的吃住玩需求。
    對于未來,秋竹充滿了信心。而對塔公鄉村民鄧珠來說,最高興的就是可以坐著公交車去康定城看親戚,“現在有公交車了安逸得很哦,20塊錢就到縣城了,又相因又安全。”
    據了解,為進一步方便全市群眾出行,康定大力加強客運站點及公交線路的建設,2015年,完成金湯、捧塔、三合3個農村客運中心建設,32個村級招呼站建設,新區客運站建設完成主體工程,同時新增東關新車站到二道橋、政務中心到特警隊、新車站到塔公、新車站到沙德和新車站至金湯5 條公共客運專線,新增公共客運車共18臺,新增出租車20臺,有效緩解了群眾出行難、打的難問題。
    雅康高速全面開工建設、川藏鐵路加快前期工作、康定機場實現四地同飛、國省市三級骨干路網加快構建……當“十二五”圓滿收官,“十三五”昂首啟程的時候,一個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正在康定初具雛形,康定百姓正在交通建設帶來的各種變化中打造著自己的幸福夢。
     
    
  • 上一篇:瀘定公路分局啟動冰雪天氣應急保通機制
  • 下一篇:甘孜:協力共筑奔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