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康定城。
■ 周燕 文/圖
康定作為進藏的門戶城市,有歷史悠久的藏文化,是我州政治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更是全州的首位城市。近年來,該市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機遇,樹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圍繞“做強縣城、做優場鎮、做美鄉村”目標,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強力改善民生、狠抓城鄉提升戰略,成功創建為省級衛生城市 、 省級優美示范縣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贊許。
康定市瓦澤鄉營官村村民四郎用一連串的對比,敘說著身邊的變化:以前垃圾隨手扔,現在垃圾集中收集又干凈又衛生;以前晚上黑漆漆,現在變得亮堂堂;以前街巷村口亂堆亂放 , 現在都進行清理。“要我說,這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著實是惠及全民的幸福!”
“原來把酸奶子擺在門外,就是為了顯眼一些。”在營官村做了兩年生意的吳老板,在工作人員的勸說下,帶頭簽訂了“門前四包”責任書,并將門外的酸奶子搬到店內。“環境好了,秩序好了,生意也會好的!”
據了解,環境整治工作實施以來,該市開始在全市層層簽訂“門前四包、門內達標”和城鄉環境工作目標責任書,逐級落實城鄉環境各項工作,責任直接到點、到戶、到人,形成了市級主要領導親自抓,各單位、部門、鄉鎮“一把手”負責人具體抓、干部群眾切實抓的工作格局。
針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環衛設施不完善,環境衛生管理力度不夠”的問題,該市從完善基礎設施抓起,目前已投入資金260余萬元,為姑咱鎮、新都橋鎮、爐城鎮、瓦澤鄉、朋布西鄉等鄉鎮增添垃圾清運車11輛、垃圾箱30個、修建垃圾分類池90余個。同時已爭取農村保潔員公益性崗位235名,實現了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制作農村垃圾處理宣傳單1000余份,指導旅游沿線的村莊開展改廁、改水、改圈和整治房前屋后“臟、亂、差”活動,創建“最美家庭”16戶,“平安家庭”79戶;新增城鎮綠化景觀 5000 平方米,新增植樹造林33萬余株;針 對“亂貼亂畫、占道經營”問題,城建執法等部門開始對戶外廣告、廣告燈箱、“牛皮癬”等進行了清理……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一組組閃光的數據足以證明,經過近一年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康定市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今年以來,該市出動上千名干部職工和志愿者參加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大會戰。由市領導牽頭,分25個片區開展拆除違章建筑活動。截止目前,該市城區708處違建,已拆除320處,公職人員已基本主動拆除,其余居民的違建拆除將進一步推進。
特色示范街、特色文化巷、阿里布果步游道、環境優美示范村莊打造、 中心城區環衛清掃延時保潔、農村垃圾集中清運…… 康定市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在攻堅月開始向深水區邁進。在環境綜合治理中, 康定市基層干部群眾熱情高漲,“以前是‘要我治理’,現在是 ‘我要治理’,人們都深深意識到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經濟發展,要發展就得要好的環境”——全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觀念已成!
街上多了灑水車,路上多了保潔員,場鎮垃圾少了,墻面“牛皮癬”少了;街道清潔了,空氣清新了,行車更通暢,商家經營更規范,居民也更文明了——這是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以來,康定人民的共同感受。
在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的“洗禮”下,康定正經歷著一場化“蛹”成“蝶”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