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德格縣強化精準扶貧問責力度

本站原創    2016年03月18日

10名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本網訊(記者 馬建華)3月15日,記者從德格縣扶貧攻堅指揮部了解到,在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該縣強力啟動干部問責機制,近期,分別由6名縣級領導帶領組織、紀檢等部門負責人深入全縣26個鄉鎮、171個行政村開展督查,對問題鄉、問題村相關人員進行責任調查,全縣10名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該縣建立治貧工作機制,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采取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保證貧困戶認定公開、公正、公平、公認,精準定位幫扶對象;解決好“誰去扶”的問題,明確幫扶責任主體,落實干部幫扶責任,落實4197名干部結對定向幫扶貧困戶,州縣鄉85個機關黨支部建立共建共創結對幫扶,落實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抓好高原特色產業,引進產業大戶,帶動整村發展的思路,強化資金整合,把資金集中到支持產業發展、公益福利事業上來,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指導幫扶對象制定脫貧計劃,督促落實幫扶措施;解決好“怎樣扶”的問題,結合幫扶對象實際,結合十三五規劃,制定10個專項扶貧方案,按照“五個一批”要求,為每個貧困戶量身定做脫貧計劃,做到可操作性和成效明顯,各級各部門要全力做好幫扶對象思想教育,破除“等靠要”的懶惰思想,打牢脫貧奔康的群眾基礎。
    該縣派出縣級干部指導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有序開展,督促項目建設按期開工,倒排工期,加快建設,指導村集體經濟加速發展,實現有效盈利,按照貧困村摘帽標準,強責任、強落實,層層簽訂責任書,保質保量按期脫貧摘帽。集中資源強規劃,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和“四好”、“八有”標準,道路建設實地準確測量到米,活動室、文化室等房屋建設細化到平方米,沙化治理、鼠害治理精確到畝,其余舉措精確到人到戶,并在項目建設及資金配套上集中向摘帽貧困村傾斜,確保貧困村按期摘帽。建立精準扶貧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目標責任書,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脫貧攻堅責任落實體系。
    針對少數干部存在“只喊喊、不到村”,“只轉轉、不用心”,“只談談、不落實”的錯誤認識,個別鄉鎮對精準扶貧工作認識不到位,工作責任分工不夠明確,精準識別程序不清,文件檔案不規范,對精準扶貧工作目標和任務不清等現象,該縣啟動嚴格的問責機制,制定了干部扶貧工作培訓計劃,完善考核標準,要求干部在扶持產業上下功夫,積極爭取項目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做好低保政策落實,確保應保盡保,用心篩選幫扶對象,及時落實救助政策,解決群眾現實困難。要求縣鄉干部圍繞脫貧目標,創新扶貧機制,轉變扶貧方式,協同包村干部制定好貧困村五年規劃和年度幫扶工作計劃,完善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項目,理順產業發展思路,通過多方籌措資金,整合資源,主動協調、跟蹤行業部門落實相關扶持措施,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做到產業扶貧和基礎設施并重,大力抓好種養業,狠抓勞動力轉移培訓,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
    該縣通過強化問責機制,形成了上下齊心合力,人人思扶貧、人人想扶貧、人人干扶貧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巴塘縣狠抓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 下一篇:色達縣劃定脫貧攻堅紀律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