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拓寬牧民致富路

《甘孜日報》    2016年07月20日

 ——理塘純凈牦牛奶開發上市

新上市的理塘純凈牦牛奶產品。

牧民正在擠牦牛奶。
 
    ■ 葉強平 文/圖
    7月6日,理塘縣奔戈鄉霍曲吉祥牧場理塘藍逸公司海拔4100米的奶吧車間,工人格絨吉稱正忙著將集體牧場送來的檢測合格鮮牦牛奶運到產品生產線。牦牛奶從天然牧場直接進入標準化生產車間,這標志著該縣牦牛奶產品從落后的家庭作坊階段邁入規范的工業化生產模式。
    理塘縣是全國120個、全省10個和全州5大牧業縣之一,近年來一直在牦牛身上“做文章”,并將此作為產業脫貧的“主戰場”。縣農牧和科技局局長翁登說,牦牛肉產品已引進理塘縣高城鵬飛牦牛肉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增加了附加值,養牛戶從中得到了實惠。但牦牛奶產品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奶產品保鮮、運輸困難、生產的品種單一等諸多因素,導致牦牛奶產品的開發長期處于落后的家庭作坊階段。
    牦牛有奶無處賣、優質的奶賣不出好價錢,如何尋找出路?2014年11月,時任縣長現任縣委書記的格勒多吉與藍逸食品家族有了接觸,便萌生了把理塘牦牛奶推銷出去的想法。藍逸公司派技術人員赴理塘進行實地考察檢測后發現,這里的生態未遭受開發和污染,天然的純凈牧場,牦牛奶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和共軛亞油酸等多種活性物質是普通牛奶所缺少的,牦牛奶中的天然乳鈣是普通牛奶的10至20倍。
    由于牦牛完全靠自然泌乳,每頭牦牛每天平均產奶僅0.5公斤,產奶量是普通奶牛的三十五分之一。同時由于受自然環境的制約,牦牛只在6至10月產奶,產奶期不到普通奶牛的一半,因此牦牛奶被稱為“奶中極品”。據調查研究,越是在海拔高處生長的動植物,作為食物后對人類健康就越有益。理塘牦牛大多生長在海拔4-5千米的高山上,牦牛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由于理塘的地理環境為牦牛奶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2015年8月,藍逸公司決定在理塘縣奔戈鄉卡灰村霍曲吉祥牧場建設藍逸理塘奶吧,聯合理塘縣糧油購銷公司、州職業技術學校成立理塘縣藍逸公司,并在合同中承諾將公司收益的10%作為對貧困牧戶的扶持。
    公司引進了,原料必須得有保障。2016年5月,理塘縣農牧和科技局在5個純牧業鄉鎮等地先后成立了11個集體牧場,采取建立奶站,經初檢合格、簡單處理后用冷藏車運到生產線。7月1日,在全國上下歡慶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日子里,藍逸食品家族也迎來一位新成員,藍逸鮮牦牛奶在理塘試生產成功。翁登幫牧民們算了一筆賬:公司現日處理量2噸,收購價每公斤14元左右,每天付奶款2.8萬元,1頭奶牛產奶期可掙700元,三個多月下來集體牧場收益就有280萬元左右。
    據理塘縣藍逸公司負責人左蓉介紹,產品除了鮮牦牛奶外,還生產酸奶、冰淇淋等,將產品裝冰袋空運到北京、上海、成都等高端市場,在康定、亞丁機場及景區設有銷售點。目前正與理塘縣政府、州職業技術學校合作籌備建設理塘縣牦牛乳加工基地。日處理牦牛奶將達到20噸,可提供就業崗位20多人,理塘牧民的牦牛奶銷路將不成問題。公司將憑借專業管理團隊,按照市場化、產業化理念從牦牛乳收購、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共同保證整體項目的健康發展,爭取牦牛乳制品加工取得突破,創建世界級牦牛奶、冰淇淋、奶茶品牌,提高我州牦牛乳制品在市場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實現牧民增產增收。
    采訪中,格勒多吉表示:“牦牛奶是理塘縣5.9萬農牧民的希望,我縣一定攜手藍逸,將這個產業發展壯大,打造理塘生態食品的龍頭產品。”
     
    
  • 上一篇:得榮縣成功預警預報一起泥石流災害
  • 下一篇:康定市教育體育局深入鄉鎮開展資助政策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