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如織。本網資料庫提供
■ 羅楚凱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州長益西達瓦做客“好友圈”,暢談甘孜旅游的未來,向全國大力推薦瀘定康養基地。近日,筆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十三五”期間,瀘定縣將緊緊抓住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機遇,圍繞打造“國際山地康養旅游目的地”和“全州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區”目標,抓好“一橋兩鎮,三山一環線”旅游開發,打造旅游精品景區,形成全域旅游發展新布局;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康養服務產業,積極打造“修身養性就到瀘定”新品牌。
區位優勢特殊 旅游資源豐富
瀘定位于我州東南部,是東部區域商貿中心和州內各縣農副產品的供應基地,被譽為我州“東大門”。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取得了飛奪瀘定橋的偉大勝利,瀘定也因此成為革命歷史名城,瀘定橋及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也成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除聞名世界的瀘定橋外,瀘定縣還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中國離都市最近的極高山——“蜀山之王”貢嘎山,世界最深最長的大峽谷之——大渡河大峽谷,世界最大觀景平臺——牛背山景區外,同時還有二郎山森林公園、嵐安民俗文化、紅軍長征遺址、化林茶馬古道等眾多待開發的景區景點,在2011年國際旅游營銷博鰲峰會上,瀘定被授予“國家旅游名片”榮譽稱號。
近年來,瀘定縣搶抓國家培育重點紅色旅游區和重點紅色旅游線路,以及全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區和旅游西環線建設的歷史機遇,繼承和發揚紅軍飛奪瀘定橋精神,把以旅游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基礎性、支柱性、戰略性產業來抓,堅持紅色文化與綠色資源相結合,高起點、高水平制定完善旅游規劃,快節奏、快頻率策劃爭取旅游項目,大手筆、大氣力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寬思路、寬領域抓好旅游宣傳促銷,統籌推進紅色旅游、綠色旅游協調互動發展,為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三五”戰略部署 創建川渝藏地區康養服務基地
“十三五”期間,瀘定縣緊緊抓住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機遇,圍繞打造“國際山地休閑度假康養目的地”建成“全州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地”目標,深挖“紅+綠”旅游資源,抓好“一橋兩鎮三山一環線”(一橋:瀘定橋;兩鎮:化林坪、嵐安古鎮;三山:二郎山、娘娘山、牛背山;大渡河環線)旅游開發,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努力建設“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陽”的四季旅游市場,全面打造“修身養性就到瀘定”新品牌,進一步構建“紅城綠谷”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圍繞“紅色瀘定橋、金色貢嘎山、天塹二郎山、陽光大渡河、茶馬古驛道”五大資源品牌,打造旅游精品景區;按照“鄉村景區化、田園景觀化、村寨花園化”的發展思路,培育鄉村旅游精品村寨。圍繞陽光大渡河,結合庫區水電開發,以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和中國紅櫻桃之鄉、幸福仙桃等特色鄉村名品,大力培育杵坭、磨西、興隆、嵐安等鄉村旅游示范村寨,實現“農旅結合,以旅促農,農旅共興”的發展目標,形成“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陽”的四季旅游市場。
按照我省《川西民族特色康養服務業發展帶》規劃要求,以建設“健康瀘定”為目標,推動養老與健康服務業融合化、集聚化、社會化、信息化發展,創建“川渝藏地區康養服務基地”。充分發揮瀘定生態環境、人文歷史、民族宗教、觀光農業和美食佳肴特別是氣候、溫泉等優勢,實行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運作,大力發展休閑度假養老業,爭取進入全省“民辦公助支持社會資本建設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試點項目”。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依托海螺溝南派藏醫藥研發基地、貢嘎神湯等建設綜合性療養中心。實施杵坭、田壩、德威、磨西、大渡河康養產業帶試驗區建設,培育和發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醫療、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服務模式。建立特色藏醫藥康復保健服務區和藏藥浴等服務中心并進行質量認證、授牌管理。開發老年服務市場,探索新型養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