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劉忠俊)“去年,我家是村子里最窮的戶,自從井書記來到咱村,一切發生改變,現在我成了股民。”8月中旬,記者走進康定市呷巴鄉俄達門巴村,正看望二女兒澤仁卓呷的村民日澤笑著稱。
俄達門巴村屬于純牧區,大多數村民分散居住在偏遠的山溝牧場,缺少增收手段。2015年,該村171戶724人,有貧困人口37戶14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收入僅1900元,該村也被認定為貧困村。
日澤一家6口人,日澤和弟弟都有不同程度的腿部疾病,大女兒出嫁,小兒子上學,二女兒和妻子撐起全家,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2015年9月1日,四川省委統戰部干部井鐘作為“第一書記”被派往俄達門巴村。“通過逐戶調查摸底,我感覺當地村民是守著金飯碗乞討。”井鐘說,當地有許多資源閑置,比如靠近國道318卻沒通道經濟、貢嘎雪山和亞拉雪山簇擁沒有旅游產業、一批牧民定居點房屋沒很好利用。
井鐘帶領當地村民和規劃人員跑遍了俄達門巴村的山山水水,制訂形成俄達門巴村扶貧5年規劃。按規劃設計,俄達門巴村將利用雪山、草地、高原湖泊打造“木雅圣地”景區,其核心區面積9.8平方公里,打造木雅文化特色旅游帶、自然生態景觀特色旅游帶、木雅民族風情商業娛樂一條街,預計年接待游客25至30萬人。
針對沒充分利用的49套牧民定居房,規劃明確將其打造成景區別墅用于接待景區游客,并在318公路沿線開設觀景臺綜合服務區、臨時停車和洗車服務點、藏區旅游產品展銷屋等集體經營項目。
康定政府相關部門的積極協調下,俄達門巴村成功引進了省內一家民營企業,并當地注冊成立了公司。經協商,注冊成立的公司出資3億元,村集體以土地等集體資產入股,村民以49套牧民定居房入股,共同打造“木雅圣地”景區。企業還承諾在招聘工作人員時優先解決符合條件的當地群眾和貧困戶,共計創造100多個就業崗位。
“不僅日澤變成股民,俄達門巴村所有村民都是股民。”俄達門巴村村主任降多秋吉說,不僅日澤一家要摘貧困帽,全村都要摘。“自己雖然沒法工作,但靠土地和房屋入股,一年下來,家里的集體分紅、保險、二女兒打工收入、放養牦牛收入等加起來,一年一家人大概有7萬元左右的收入。”日澤稱。
2015年10月,在四川省委統戰部協調下,四川中華職教社分別在瀘定縣和成都市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普通話和旅游服務專業技能培訓。“我是第一次去成都那么遠的地方學習,感覺非常不適應。”澤仁卓呷稱,通過那次培訓后,隨后又在家門前接受了崗前培訓。
澤仁卓呷原來在家里一直負責一家人生活用水的背馱任務,雖然從家門口到爛泥巴河的路并不遠,但遇上天黑或風雪天,經過一路跌跌撞撞之后,身上落下傷痕和疼痛是常有的事。“今年家中要通自來水,以后再也不用去馱水了。”澤仁卓呷笑著稱。
2016年初,在四川省委統戰部爭取下,四川統一戰線同心林工程出資30萬元、省級相關部門綠化專項出資50萬元,在俄達門巴村實施生態提升專項工程,山植樹、路種花、河變湖,脆弱的生態得到有效的保護,澤仁卓呷家所在的“木雅圣地”也從此容光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