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精準發力“摘窮帽”

《甘孜日報》    2016年08月25日

 ——瀘定縣高半山扶貧攻堅戰初見成效

大力發展養殖業。

開展移民實用技術培訓。

發展產業助農增收。

蔬菜基地。
    時下正是核桃成熟的季節,瀘定德威鄉奎武村漫山遍野的核桃樹郁郁蔥蔥,染綠山間,沉甸甸的核桃壓彎了枝條,喜悅的笑容綻放在鄉親們的臉上……這樣的幸福圖景詮釋著瀘定縣精準扶貧、減貧、脫貧工作取得的成果。
    瀘定縣自2012年起,以實施“高半山農業綜合開發5年行動計劃”為主抓手,主動打響了“高半山扶貧攻堅戰”。
    尼胡克布 /
    脫貧攻堅謀劃早
    2011年底換屆以來,新一屆瀘定縣委、縣政府準確把握縣情“階段性特征”,緊抓發展、穩定、民生“三件大事”,加強干部作風、基層組織、民風“三項建設”,創新執政理念;推進水電移民、高半山扶貧、災后重建和城鄉提升“三攻堅一提升”,拓展執政平臺;圍繞移民群眾、受災群眾、貧困群眾和城市居民“四個滿意”,提升執政效果。特別是針對占全縣63%的行政村、90%的貧困人口居住在高半山的實際,自2012年起,以實施“高半山農業綜合開發5年行動計劃”為主抓手,主動打響了“高半山扶貧攻堅戰”。今年,瀘定縣審時度勢、自加壓力,提出了在全州2018年率先脫貧、率先小康的“兩個率先”脫貧奔康新目標。目前,瀘定縣已初步形成“鄉鄉有示范、村村有品牌”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培育出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萬元鄉”1個、“萬元村”22個。
    脫貧攻堅效果好
    “從中央到省州都高度重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瀘定縣向全縣人民作出了不落下‘一鄉一村’,不掉下‘一戶一人’的莊嚴承諾,各級各部門分別與縣委簽訂了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該縣主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群眾認可在實效中獲得,干群關系在實干中密切,全縣呈現出了齊心協力抓脫貧、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良好工作格局,為2016年底圓滿完成15個村摘帽、2933人脫貧夯實了基礎。
    實現“三個百分之百”。各貧困村均有1名縣級聯系領導、1個幫扶單位、1個駐村工作組、1名“第一書記”和1名農技員,全縣30名縣級聯系領導、38個幫扶單位到位、117名駐村工作組人員、38名第一書記、49名農技人員到崗履職情況良好;全縣“五個一批”均編制了方案,其中2016年度應落實“生產扶持和就業發展一批”1653人、“生態搬遷和移民安置一批”51人、“醫療救助扶持一批”2583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592人、災后重建幫扶一批”1132人,全部都已落實;今年規劃的18戶、51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已全面開工建設,年內將實現入住新居,實現了“五個一”幫扶機制落實百分之百全覆蓋、 “五個一批”對貧困人員百分之百覆蓋落實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百分之百啟動實施。
    切實加快民生工程和產業發展。在推進民生工程上,積極實施就業促進工程、扶貧解困工程、民族地區幫扶工程、教育助學工程、社會保障工程、醫療衛生工程、百姓安居工程、生態環境工程、文化體育工程等十項民生工程;已投入資金3425.72萬元,加快推進就業社保促進計劃、教育發展振興計劃、醫療衛生提升計劃、文化發展繁榮計劃、藏區新居建設計劃等藏區“六項民生工程”。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認真落實地方病防控工作,投入資金進行綜合防治,包蟲病本地醫藥免費治療、手術補貼2.5萬元,對大骨節病開展檢測和評價、每人每年補貼700元,白內障手術每人補貼1000元。各項民生工程推進情況良好,為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助推脫貧攻堅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推進產業發展上,注重發展壯大致富產業,完成了以13個2016年擬脫貧村為主的水果種植2250畝、蔬菜1800畝、中藥材270畝、核桃3500畝、魔芋458畝;完成1400畝低質低效林改造,1400畝核桃苗招標采購。發放蜂箱80個、肉牛19頭,完成圈舍建設1200平方米。同時,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圍繞建設“春賞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沐陽”四季旅游市場,打造“修身養性就到瀘定”新品牌,積極探索“旅游+脫貧”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助力脫貧攻堅,農旅產業蓬勃發展。試點探索建立“金融+企業+農戶”助力增收模式,目前各相關項目落地情況良好。
   
    
  • 上一篇:甘孜投資公司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 下一篇:康定市法院以學促做爭做合格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