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龍縣加力實施“六大戰略”紀實
新龍縣城一角。
■陳科 文/圖
既沒有交通優勢也沒有區位優勢的新龍,被 人形象地稱為 “肚臍之地”。面對支柱產業嚴重缺失的現實尷尬,面對脫貧奔康的艱巨任務,勤勞智慧的新龍人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加壓奮進:“沒有優勢,就要化劣勢為優勢;缺乏產業支撐,就要培育支柱產業。只要我們緊緊圍繞州委總體工作格局不動搖、抓住實施‘六大戰略’不松勁,不等不靠,苦干實干,‘肚臍之地’必然會在底部突圍中實現強勢崛起。”縣委書記澤仁汪堆的一番話,給全縣干部帶來了一場觀念革命。
“自我加壓、自我奮進、自我趕超”,已成為全縣干部干事創業的主基調;“拼、闖、干”,已成為為政從業的新狀態。思路一變天地寬。5.1萬新龍人以“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奮斗精神,毅然踏上了一條決勝全面小康的逐夢之路。
脫貧開啟奔康路
“我們以往上下山只能靠走路,農產品要弄下山,純粹是豆腐盤成了肉價錢;現在摩托車可以直接開到家。”在子拖西鄉然翁村,藏族老大媽澤翁說起通村硬化路,簡直是一臉喜悅。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新龍縣精準識別90個貧困村、1946戶貧困戶8390人。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快進度實施幫扶項目。
產業發展龍頭拉動。通過制定農牧產業項目實施方案,規劃建設黑青稞、馬鈴薯、油菜、蔬菜種植基地,發展犏母牛、奶牛、藏豬、藏雞養殖,覆蓋278戶1305人;整合資金1127.95萬元,建成黑青稞基地1710畝、馬鈴薯基地925畝、油菜基地460畝、蔬菜基地230畝,菱形網圍欄12.6萬米;養殖犏母牛553頭、奶牛12頭、藏豬540頭、藏雞5400只,建設牲畜暖棚55座;組建機械運輸、機械租賃、榨油磨面、沙石磚廠、畜禽養殖等專合組織15個,產業對脫貧攻堅的助推作用開始顯現。
基礎設施建設成支撐。今年已打捆專項資金6630萬元,精實施20個村基礎設施脫貧攻堅,全力推進通村道路硬化,子拖西鄉然翁村、通宵鄉察亞所村等7個村已建設完成通村硬化路;已完成20個“摘帽”村安全飲水和基本生活用電;打捆專項資金6630萬元,實施20個新村建設項目,在項目實施地綜合推進通村道路硬化、入戶路硬化、太陽能路燈、垃圾填埋設施、房屋改造建設。
政策幫扶多輪強驅。將853戶2241人納入政策兜底,822戶1018人納入醫療救助;總投資1500萬元的拉日馬鎮康多村生態治理將于今年10月竣工;完成38戶169人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投入教育扶貧資金110萬元,抓緊開建繞魯鄉繞魯村幼兒園1所;總投資820萬元的20個貧困村文化室、衛生室、村級活動室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對口幫扶強力助推。僅宜賓市去年實施的各類援建項目資金就達2950萬元;今年計劃再實施11個建設項目,建設資金將超3000萬元;東西扶貧協作加快推進,今年已申報4個廣東省支持項目;社會幫扶蔚然成風,全縣累計捐贈資金物資23.8萬元,縣愛心慈善基金對171名貧困人群實施集中救助,救助金額36.45萬元。
采訪中,縣委副書記、縣長董德洪告訴筆者:“我們將保持專注攻堅的定力,超常作戰,傾力沖刺,確保今年如若交上一份滿意的脫貧攻堅新龍答卷。”
法治奏響和諧曲
“來新龍之前,家人一再叮囑,晚上最好不要出門。然而,置身新龍之后才發現,新龍社會治安很好,原來家人的擔心純屬多余。”在新龍城關學校支教的小田老師向筆者講述了她的真實感受。
穩定壓倒一切,穩定創造和諧。面對尖銳復雜的反分維穩形勢,新龍縣堅持法治創穩不松勁,保持了安定團結的局面。
寺廟管理上水平。全面實施《甘孜州藏傳佛教事務條例實施細則》,全面落實藏傳佛教教寺廟依法管理責任制,深入開展“五二三”主題教育,舉辦法治宣講及培訓2443場。抓實抓好寺廟管理“三分類三分級”,投入3303萬元改善寺廟基礎設施,對困難僧尼社保及救助實施全覆蓋。
網格治理夯基礎。將全縣劃分為110個網格,由110名專、兼職網格員管理,涉及城區網格7個、企業網格6個、寺廟網格4個和行政村網格93個。縣級設立3個網格管理中心,鄉鎮(企業)設立20個管理分中心,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常態治理,夯實了基層治理。
依法治縣上臺階。全縣“六五”普法通過驗收;完善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健全大調解工作平臺,把重大突出問題納入法治軌道解決,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97.2%,全社會平安指數不斷提高。
產業富民生金銀
9月19日早上,新龍縣城布魯曼酒店,從江蘇南京一路自駕過來的陳小豐正帶著他的“親友自駕團”,準備去觀賞崢嶸壯觀的卡瓦洛日雪山、綺麗神秘的雅礱江大峽谷和寧靜如畫的措卡瑤池。
陳小豐激動地說:“我們是聽人介紹而來的,這里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確實讓人震撼,我們回去后一定要發動更多的親朋好友來這里游玩。”
這是新龍培育壯大富民產業的一個縮影。五年來,新龍縣把培育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立足縣情,發揮優勢,因勢利導培育支柱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高原產業。
做特高原農業。推廣種植洋蔥、瑪卡等經濟作物,發展藏豬、藏雞等特色畜禽,建成各類種養殖基地26個,成立專合組織13個。
做快水電開發。全力促成雅礱江上游管理局落戶新龍,干流梯級電站籌建工程扎實推進,完成干流開發前期投資23.21億元。日則、溫泉電站相繼投產。
做優全域旅游。修編《旅游總體規劃》,融入全州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打造旅游景觀線,建設中國西部高原原生態旅游目的地。強化丹霞地貌、拉日馬石板寨等景區的保護、開發和宣傳,成功舉辦“康巴紅。新龍”主題元旦晚會和首屆“瞻對。康巴紅”文化研討會,提高了新龍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隨著雅新公路的建成,旅游業將成為新龍名符其實的富民產業。
交通先行路更寬
拉仁呷絨是大蓋鄉的一名經紀人,專門從事牦牛收購。說起路的重要,他深有感觸:“在通村路未修好前,根本不可能到甲西村從事牦牛收購,這里的牦牛也不可能銷往內地;而現在路修好了,我每周至少要開車到村里跑一趟,牧民出售牦牛的價錢也比過去高了不少。”
作為我州中部的“肚臍”之地,遠離國道317、318線,劣勢是交通,不足是區位。要得富,先修路。一個共識在全縣形成——要走出劣勢,關鍵在于打造縱橫連接的干道,力求在劣勢中創造出交通優勢。
目標明確,方能有的放矢。全縣傾力推進“交通先行”戰略,經過艱苦奮斗,S217線改建投用,傾力保障、加快推進雅新路建設;投入2.3億元,建成通鄉油路118公里、通村硬化路67公里、跨江水泥橋2座、跨江吊橋12座、支流水泥橋62座,新增通車里程534公里。投入3.4億元、里程達378公里、涉及43個村的通村暢通工程正抓緊推進。
與此同時,新龍抓水、電、網綜合改毫不松勁。目前已完成縣城取水點水源延伸及配水管網改造,修建飲水工程184處449公里,鄉村安全飲水基本實現戶通;“電力天路”竣工通電,投入8.3億元,新建220千伏輸電線路37公里、110千伏輸電線路159公里、35千伏輸電線路236公里,85%的鄉村已結束無電歷史;累計投入6000萬元,新建移動基站202個、C網基站22個,新架通訊光纜1500公里,縣城“全光網”建成投入,3G、4G網絡覆蓋95%的鄉村。
城鄉顏值大提升
“這條人民路,以前確實臟亂差;現在街道亮化、路面黑化、店招店牌特色化。這與我三年前來相比,新龍的城鄉面貌真正變美了、變得更有‘味道’了”。來自自貢榮縣的肖為先生可謂是有感而發。
縣城,品位更高。新龍縣突出“一江兩岸三片區”城市建設布局,高起點編制規劃24個,高標準推進城市舊城改造,開工建設吾西新區主干道及配套工程,抓緊推進縣城至吾西段道路建設,完成城市防洪堤二期主體工程。強力推進人民路、濱江東路等舊城區改造,完善了公共照明系統,增添了城市綠化,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鄉村,山川更美。深入推進城鄉環境治理,扎實治理公路沿線垃圾亂扔、雜物亂堆等容貌景觀亂象。以“四好村”建設為統攬,通過建設牧民定居點,建設幸福美麗新村6個、新村聚居點13個,實施避險搬遷、易地搬遷、藏區新居2470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645戶。加快農牧區道路、環衛等硬件設施建設,農牧區環境明顯改善。
美麗生態畫中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打造川西北高原原生態凈土,使之成為區域發展的品牌,成為外地的向往之地”,五年來,新龍縣委、政府的認識始終如一。
為此,新龍縣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最大的惠民動力,強化生態保護,深入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全面落實“草補”政策,圍欄草地158萬畝,補播草場48萬畝,建設人工草地13.9萬畝,出臺了《集體公益林管護考核辦法》,有效管護330萬畝天然林,鞏固5.1萬畝退耕還林成果。
加強生態綜合治理,完成了洛古溝小流域、麥科礦山地質環境等5個生態恢復工程,建成縣城后山不穩定斜坡、雄龍西鄉濕地滑坡等12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治理水土流失22平方公里,全力打造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統籌推進雄龍西等10處濕地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建設,生態機制不斷健全,使生態不斷由脆弱轉向穩固。
百姓生活更美好
“現在我們學校比搬遷前好多了,學校環境好、設施好,同學們都很開心。我們都想,在這樣的環境里讀書,一定要把成績拿上去,才不辜負社會對我們的關心”。縣城二完小四年級學生拉姆,對新建成的學校可謂是一百個點贊。
突出教育惠民。堅持將60%以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改善,突出教育惠民。實施縣中學整體搬遷,完成二完小日擴容,建成教育項目56個。2016年,119名學生就讀“9+3”,456名學生升入高中和中職。
突出醫療惠民。完成縣醫院、縣中藏醫院異地搬遷,鄉鎮標準化衛生院建設建成8所,新建“三室合一”10個,新建村衛生室35個,啟動包蟲病防治,實施白內障、大骨節病篩查治療。
突出文化惠民。縣文化館和縣圖書館建成投入使用,建成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96個農家書屋和53個寺廟,廣播電視數字實現整體轉換,創作文藝作品56件。
“頭頂一抹紅,心中一抹紅,那是漢子走進世界的夢……”。和著新時代前進的節拍,唱著“康巴紅”奮進之歌,揚帆踏浪的新龍人,以苦干和實干,交出了一份追尋幸福夢想、決勝全面小康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