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縣委組織部)在開展軟鄉弱村整頓工作中,甘孜縣堅持從“人”的層面做文章、抓基礎,針對農牧民黨員群眾思想觀念落后、文化素質偏低等難點問題,通力整合全縣資源,辦好農村“四所”學校,大力實施基層黨員群眾綜合能力素質提升工程,提升整頓工作實效。
“農民夜校”點亮“脫貧夢”。將“農民夜校”作為轉變群眾思想觀念、提升致富能力的重要舉措,投入資金11.5萬元,對遠程教育站點進行更新維修,制定印發了《甘孜縣貧困村“農民”夜校管理制度》,組織50名雙語干部人才建立充實了夜校師資庫,結合縣情實際制作了8類藏漢雙語本土教材,確保夜校能運行、有載體、有實效。截止9月底,全縣各貧困村農民夜校累計培訓農牧民群眾4958人次。
“流動講校”供足“營養餐”。為及時把黨的會議精神和大政方針送到群眾當中,縣委抽調20名精干人員組建5個宣講團,以送教上門的方式,巡回全覆蓋深入219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居委會,采取院壩座談、互動交流、群眾大會等群眾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方式開展宣講。同時根據各鄉(鎮)提供的政策法規宣講需求,以“菜單”方式編制宣講專題和宣講資料,供基層“點單”選擇,開展分眾化、面對面、互動式宣講。
“群眾技校”拓寬“致富路”。針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現實需要,整合人社局、扶貧移民局等創業培訓項目,采取請進去、走出去、集中學、實地看、現場教等多種方式,以片區為單位,分類集中組織開展建筑施工、機械維修、種植養殖、木工技能、電子商務等短期免費技能培訓200期,培訓困難群眾3184人,幫助群眾掌握實用技術,提高致富技能,拓寬致富門路。
“法制學校”培養“守法人”。將“依法治理鄉村”作為規范基層組織運行的重要手段,將村(社區)干部作為重點普法對象,以鄉鎮為單位定期進行集中學習、集中考核。組織精干力量精心編印了《農牧民群眾常用法律知識問答》、《農牧民群眾法律政策讀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識匯編》等藏漢雙語法律基礎讀本一萬余冊,開展法制宣講、法律服務進鄉村活動250余場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學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