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視殘聯為已任 履職盡責擔當

本站原創    2016年11月07日

——記石渠縣殘聯綜合辦公室主任廖開筠
    本網訊(李濤)“石渠是我的第二故鄉,我要以建設自己家鄉的心情建設石渠。”1997年7月到石渠殘聯工作以來,廖開筠一直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石銘。近20年來,他不辱一名殘聯干部的使命,腳踏實地、開拓創新,為石渠的殘聯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牧農民群眾眼里,他是“領頭羊”
    九龍縣是他的故鄉。可愿為邊遠貧困地區奉獻青春的廖開筠自考錄來石渠,在縣殘聯從辦事員、表現突出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到殘聯綜合辦公室副主任、主任,他深知:對黨和人民有所作為的人,必然是遵守紀律、服從組織領導、工作勤奮敬業,具有勇于擔當重任的“主人翁”精神的人。為加強全縣鄉(鎮)和片區、縣殘聯專(兼)職工作人員管理、樹立殘聯人良好形象,在殘聯理事長的支持下,從規范管理入手,組織制定了殘聯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殘聯財務管理制度》、《殘聯日常工作制度》等規章,組織專職殘聯工作人員帶頭克服胸悶、腦脹“高原反應”等困難,跋山涉水進村、學校和寺廟調查了解殘疾人當前生活現狀,為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服務,充分發揮自身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廖開筠在殘聯工作20年了,他一直非常注重殘聯干部管理和團結,和殘聯干部職工一起下鄉進村、一起訪問看望殘疾人,經常和牧民一起交心、噓寒問暖,了解殘疾人的思想動態并帶頭給殘聯工作人員樹立榜樣,殘聯干部的工作熱情都很高。”村民多登、耿嘎降村和殘疾人澤曲、昂翁卓瑪及縣殘聯會計益西擁措與出納員卓瑪等介紹說。
    在石渠殘疾人眼里,他是“貼心人”
    自擔任縣殘聯綜合辦公室主任以來,廖開筠始終如一地思考著:殘疾人自身能做什么、殘疾人他盼想什么、殘聯能為他們做些什么的“三個什么”為民風格,經常走村串戶到寺廟和農牧村殘疾人家里,融入農牧民群眾、與殘疾人打成一片,聽其所盼、知其所需、解其所難,成為殘疾群體的貼心人。近年來,他深入石渠縣23個鄉(鎮、場)農牧村調研57次,核實登記并換發二代證的重度殘疾人1292人;為456名一、二級重度殘疾人落實護理補貼資金35.604萬元,幫助40名貧困殘疾人改善生產、生活,兌現補助金4萬元;落實殘疾人居家或分散就業290人、兌現補助金17.4萬元,為2戶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落實補助金1萬元,走訪慰問10戶貧困農牧民殘疾人家庭、發放慰問金5千元;推行“陽光家園”計劃,為9名智力、精神殘疾人提供居家托養服務人員落實兌現補助5.4千元;為9名腦癱兒童確診、配發7件套價值2.2萬元,為6名重度聽力殘疾兒童提供人工耳蝸手術、助聽器及聽力語言康復訓練等康復服務;幫助73名貧困殘疾人適配亟需的基本型輔助器具,累計協調解決資金87.044萬元。
    在干部同事眼里,他是“務實人”
    殘疾干部同事們說:“廖開筠是個能人、是個務實人,為殘聯做了許多實事。”近年來,他務實開拓、探索創新了“三進三免一服務”系列殘聯工作方法。“三進”即:組織殘聯工作組到全縣23個鄉(鎮、場)進村入戶了解掌握殘疾人生產、生活狀況,進學??赐麣埣矊W生解決其所需所盼;進寺廟開展同心同向活動,促使廣大僧侶(殘疾人)思想行動上同心同德;“三免”即:免照片沖印費,免申請、申報、初申報表費用和免工本費;“一服務”即:主動到殘疾人家里上門服務,既實現了政策與需求的無縫鏈接,同時又建立了殘聯組織與殘疾人之間的血肉聯系,為殘疾人群體節省來往車費、住宿費,從中確保了殘疾人路上的安全;據計算:開展“三進三免一服務”工作以來,受理2733名殘疾人,共直接節約各種費用36.8萬元。為把黨和國家在新形勢下為殘疾人提供的“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工作”的特別扶持措施落到實處,他與理事長一道多方協調銜接成都市金牛區對口幫扶措施落到實處;至2015年以來,在各級黨政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投入殘疾人“三助款”18萬元;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投入資金26.4萬元,投入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項目建設資金200萬元;并且先后有5名以上殘疾人在企事業機關單位上班就業。
    可是,面對殘疾人居家生活的逐步好轉,廖開筠卻神情嚴肅地說:我的工作還做得很不夠。作為殘聯工作者,應以“三心”(愛心、細心、關心)溫暖天下千萬殘疾人!
  • 上一篇:稻城縣助力“百日攻堅”行動
  • 下一篇:聯系單位深入斯閘鄉指導換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