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委書記雷建平在鄉村開展集中宣講。

縣委副書記、縣長龍明阿真開展面對面宣講。

在大德鄉章龍瑪牧民定居點開展宣講。

在奪多鄉果木村開展宣講。

認真聆聽宣講的農牧民群眾。
“以前,經常到鄉上參加縣上組織的各類宣講報告會,宣講團到村里開展集中宣講活動還是頭一次,老師們將政策法規送到了我們的‘家門口’,這樣的宣講形式太好了,我們十分歡迎,希望縣上以后多開展這樣的宣講活動”。斯俄鄉三村支部書記澤仁尼瑪如是說。
日前,斯俄鄉三村活動室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甘孜縣群眾宣講團成員曲波正在為該村近百名群眾宣講政策法規。這只是甘孜縣政策法規進村宣講活動眾多場景中的一個。10月1日至11月5日,甘孜縣由縣委宣傳部牽頭,在22個鄉(鎮)的223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開展了歷時1個月聲勢浩大的政策法規進村宣講活動。此次集中宣講活動系該縣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宣講活動,每場宣講以“村”為單位,將宣傳觸角延伸到了群眾“家門口”,做到了全縣219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居委會群眾全覆蓋,做到了全縣不漏1個村,全村不少于80%的群眾參與。宣講活動秩序之好、氣氛之濃、反響之強,既感染了農牧民,也培訓了干部職工,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在宣講部署上求精細
確保不遺漏
為確保此次進村宣講準備充分,彰顯特色,甘孜縣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宣講原則,提前1個月安排制定了《政策法規進村宣講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由縣委、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宣講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宣傳報道組、后勤保障組和督查考核組;縣委主要領導組織召開了工作部署和協調會議,對每項工作的安排詳細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確保工作不出現遺漏、偏差和死角;按照“宣講經驗豐富、通曉群眾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要求,從縣級有關部門中精心挑選20余名黨政干部、教師和退休干部組建5個宣講團,由5名縣級領導掛帥,分赴各片區開展宣講;組織精干力量編寫了涵蓋中央、省、州、縣系列全會精神、黨的富民惠民政策、依法治縣以及縣委“六個管理辦法”等為主要內容的《政策法規宣講提綱》。
在宣講內容上求廣泛
實現全覆蓋
為使此次宣講真正能夠入心入腦,宣講人員在熟悉掌握宣講提綱所設定的內容后,以說教為主,做到了“六個講清”,即:講清中央、省、州、縣系列會議精神;講清黨的富民惠民政策;講清依法治縣和縣委“六個管理辦法”;講清愛國守法是每個公民應盡的基本義務;講清黨和國家對甘孜藏區的特殊傾斜;講清縣鄉村換屆選舉政策法規等,讓基層農牧民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恩向誰報,教育和引導農牧民群眾常懷感恩奮進之心,更加堅定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宣講團每到一地,均事先詳細了解宣講所在地的發展情況、存在的問題等,及時調整宣講內容,并根據各鄉(鎮)提供的政策法規宣講需求,以“菜單”方式確定宣講內容,供基層“點單”選擇,開展分眾化、互動式宣講,實現有的放矢、按需宣講。
在宣講形式上求創新
唱好特色戲
各宣講團所到之處,均采取院壩座談、互動交流、群眾大會等群眾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形式,以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為主要方式,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宣講“脫口秀”;每到一地,宣講員都第一時間與當地的鄉鎮領導、村干部及群眾充分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現實需求,及時調整宣講重點和內容;宣講過程中,每位宣講員運用長期積累的群眾工作經驗,以普通群眾的身份,以真誠、關切的語態分析問題、闡釋現象,言語間充滿了對群眾的深深感情,不高高在上、不冷漠麻木、不呆板生硬,用形象生動的諺語、富有哲理的故事以及身邊真實的事例案例,圍繞當前農牧民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存在的思想困惑進行講解,從反腐倡廉到感恩教育、從民族團結、宗教教規教義到依法治縣、從鄉村治理到環境保護,把抽象的宣傳理論和生動的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由理論性很強的詞匯,變成了農牧民群眾聽得懂的家常話或是生活中的比喻、實例,宣講形式新穎、生動、鮮活,群眾愛聽喜歡聽愿意聽。同時,每位宣講員把藏語諺語、宗教教規教義融入宣講內容,在故事的講述中,在對不良現象的分析中,不露痕跡地傳遞了愛國、守法、感恩、團結的理念,倡導文明禮儀,倡導遵紀守法,倡導和諧進步。百余場宣講,既是深入基層的過程,也是直面問題,回應關切、解疑釋惑的過程。
在宣講效果上求認同
擴大影響力
此次宣講也被甘孜縣廣大干部群眾稱為“及時雨”,每場宣講秩序井然,盡管天氣寒冷,卻絲毫沒有影響群眾聆聽的熱情,沒有起身和走動的、沒有交頭接耳的、沒有提前離場的、沒有滿不在乎的,也沒有面露不耐煩的,用神情和眼神與宣講員進行著交流,于無聲處傳遞著共鳴的心聲。宣講現場掌聲經久不息,許多群眾主動上前與宣講人員交流溝通,熱情高漲,許多村干部希望宣講人員多到村開展這樣的宣講活動。甘孜鎮居民劉秀珍說:“老師們用通俗易懂的藏語言對各類政策進行講解,他們所講的內容都是我們十分渴望了解的,尤其是講解黨的富民惠民政策,讓我們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更足了,對今后目標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希望縣上多組織這樣的宣講活動到基層,群眾十分歡迎。”仁果鄉八村村民更登扎西說:“我們聽得懂也喜歡聽這樣的宣講,說的都是身邊的事,是我們老百姓關心的事,不是聽不懂的大道理,希望下次還能聽到這樣的宣講。” 斯俄鄉一村村民牛擁說:“ 中央、省、州召開的系列會議,為藏區的農牧民繪就了美好的未來,黨的光輝永遠照耀藏區,一年比一年好的富民惠民政策,讓我們時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我們一定會倍加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卡龍鄉黨委書記黃勇說:“縣委出臺的‘4+2’宣傳法很受基層干部群眾的歡迎,這既有利于農牧民群眾及時了解黨的大政方針,也為基層干部提供了一個學習和鍛煉的平臺,希望這樣的進村宣講活動能夠長期開展下去”。
此次集中宣講活動歷時1個月,召開各類協調會議5次,抽派宣講員、聯絡員35人,開展集中宣講116場次,覆蓋群眾3.2萬人次。據悉,今年以來,甘孜縣探索并實踐群眾宣傳教育從剛性宣傳到柔性宣傳、從說教到寓教、從蜻蜓點水到潛入內化“三個轉變”,出臺制定了“4+2”宣傳工作法,即各鄉(鎮)每年按季度開展四次群眾宣講活動,縣委宣傳部每年按上下半年組織縣委骨干宣講團開展2次群眾宣講活動,運用群眾聽得懂、喜歡聽、樂接受的新型龍門陣宣講形式,向農牧區群眾、寺廟僧尼和基層黨員干部集中宣講,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截止目前,全縣建立縣級宣講團1支15人、特色宣講隊3支21人、黨員小分隊宣講隊99支297人、法治甘孜宣講隊17支373人,群眾小分隊、馬背宣講隊101支341人,夯實了基層宣講隊伍。僅今年,開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暨省委十屆七次全會宣講、寺廟依法常態化治理集中宣講會以及甘孜縣下半年政策法規進村宣講等各類宣講活動7次221場次,累計受益人數為5.4萬余人次。各級領導干部依托“結對認親”“同心同向”“愛心幫扶”等載體,深入鄉村開展“面對面”宣講,確保宣講不留死角,覆蓋全縣22個鄉(鎮)219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和42座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