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丹巴縣:第一書記“七做七帶”助力“拔窮根”“摘窮帽”

本站原創    2016年11月21日

   本網訊(王遠剛 降初澤郎 雷茲)近日,筆者從丹巴縣委組織部獲悉,丹巴縣54名建檔立卡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開展幫扶工作一年來,爭做“七大員”幫帶貧困村培養“七種人”,形成了既抓當下脫貧攻堅“扶一時”,又謀長遠致富奔康“扶一世”的駐村幫扶局面。

  “第一書記來了一年,我們村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聽說他們的任期只有兩年,很擔心他們撤回,但通過他們樹標桿和傳幫帶的做法,讓我們吃了一顆自力更生的‘定心丸’。”半扇門鄉火龍溝二村支部書記沈富康信心滿滿地表示。據統計,目前丹巴縣第一書記爭做“七員”幫帶貧困村培養各類模范、帶頭人達400余人。

  據了解,在駐村幫扶的生動實踐中,丹巴縣第一書記爭做合格黨員,認真踐行“七做七帶”,即:爭做村情民意調查員,幫帶培養群眾貼心人;爭做政策法規宣傳員,幫帶培養遵紀守法引領人;爭做產業發展組織員,培養脫貧致富帶頭人;爭做民生項目協調員,培養富民措施執行人;爭做組織建設指導員,培養村級組織領頭人;爭做村風村貌服務員,培養新風正氣踐行人;爭做民風民俗推介員,培養嘉絨旅游傳播人。

  今年10月,丹巴縣圍繞第一書記堅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壯大集體經濟“五大職責”,綜合梳理分析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推進會、座談會、談心談話以及各級各部門督查和年度、期中考核等情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軟鄉弱村整頓常態化內容,規范了“七做七帶”任務,并納入《丹巴縣第一書記管理辦法(試行)》。

  隨著近年來惠民政策的不斷實施,群眾“等、靠、要”的“思想病”嚴重,越等越懶、越等越窮。東谷鄉拔沖村貧困戶阿熱,欠債20余萬元,還有兩個學生要供養,失去生活信心的他天天喝酒,是典型的“等靠要”困難戶,而且還一度成為村上的“安全隱患”。

  為解決這一難題,東谷鄉拔沖村第一書記杜鵬,多次找到阿熱交心談心,看到阿熱思想教育一點點轉變,了解到阿熱有養蜂技術,他鼓勵阿熱養蜂致富,并爭取派出單位支持,為阿熱提供蜂箱100個。有了生產成果,家里卻沒有勞動力跑市場,第一書記又主動當起了推銷員,利用自己工作單位、親朋好友等渠道為其銷售,期間還在微信等平臺以推廣的方式幫其宣傳。目前,阿熱的蜂蜜已形成了穩定的銷售渠道,截止今年10月,阿熱家共產出蜂蜜320斤,收入31000元。

  現在的阿熱已經不再喝酒,而是一頭扎進致富奔康的大潮中,近期,他又拓展了致富渠道,喂了140余只雞、鵝,東谷鄉黨委為鼓勵其發展,還為阿熱提供喂雞用的網圍欄20桶,阿熱現在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轉變群眾觀念、用心幫帶發展,這是我要向第一書記學習的地方。” 東谷鄉拔沖村支部書記亞瑪仁真豎起了大拇指。他說,現在阿熱實干創業的事跡也帶動了其他貧困戶,很多貧困戶都到阿熱處學習養蜂技術,阿熱也懷著感恩的心,在村上當起了養蜂致富帶頭人。


  • 上一篇:新龍縣精準發力助推脫貧攻堅
  • 下一篇:德格縣人民法院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