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海拔4800米甘孜藏鄉用上“放心電”

本站原創    2016年11月29日

    ■黃麗 徐藝 楊琦

    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一路向上,手中儀器顯示的數字逐漸上升:400041004200……當數字最終停留在4800(米)時,一個藏式風情的村寨映入眼簾,這里就是四川海拔最高行政鄉——曲登鄉。

   曲登鄉位于甘孜州理塘縣中部,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有2000余人。在這里,國家電網甘孜供電公司用實際行動,讓居住在高海拔地區的牧民群眾終于用上“放心電”,為甘孜建州66周年獻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克難!攻堅!送上優質“放心電”

   在曲登鄉,牧民群眾世代以游牧為生,逐水草而居,只有在冬季才告別牧場回到鄉上。

   冬天的曲登鄉最冷時零下40多攝氏度,鄉上唯一的小水電站一到冬天就無法正常發電,雖然天氣好時能發電,但電壓不穩、質量差,電器無法正常使用,全鄉牧民群眾仍過著燒牛糞、燒柴禾取暖的生活。用上“放心電”,成為他們多年的期盼。

   為改造曲登鄉孤網運行、用電差的現狀,國網甘孜供電公司決定對該鄉實施農網升級改造。今年5月,曲登鄉依然天寒地凍,工程建設者們克服高寒缺氧開始施工。

  “剛到時,很多同事白天忙著重體力活,很累,很疲倦,晚上卻由于高原反應無法入睡。”公司工程負責人鄧攀說。

   施工中,由于道路蜿蜒曲折,電桿運輸和架設極為不便,很多時候轉運和立桿都極大地考驗著建設者的耐力和毅力。

   “這里的氧氣只有內地的一半,每走兩步要喘三下。山上早晚結冰,凍得手腳發麻,有時頭昏腦脹,甚至暈倒,但他們沒有退縮。”鄧攀介紹說。

   經過5個月的艱難施工,該鄉新增電桿625根,共架設10千伏線路42公里。1024日,隨著10千伏禾登線三相刀閘合上,曲登鄉電網順利并入理塘公司主網,被稱為“最后的游牧部落”的曲登鄉,在甘孜建州66周年之際,結束孤網運行的歷史,用上了優質“放心電”,牧民群眾多年的期盼終于實現。

   電好!真亮! 牧民生活大變樣

   “放心電”給百姓生活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呢?近日,記者走進曲登鄉一探究竟。

    “現在電好,真亮!”聽記者問起“放心電”,72歲的阿擁大爺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以前小水電一到冬天就缺水發不起電,偶爾有電時,也只能看著電燈發紅,但是一點都不亮,電爐打開只能聽見嗡嗡響,卻不見變紅發熱。現在電好了,用起來放心。”

   在格吉大爺家,記者看到,一個老式的靠燒牛糞和木柴供熱的鐵皮爐子旁邊放置了一個電爐,此時電爐燒得通紅,一壺開水正咕嚕嚕地冒著熱氣。

   格吉大爺今年70歲了,他的孫子貢嘎是一名藏族畫家,主要靠給藏族同胞的新房畫壁畫為生。他和哥哥兩人自學成才,鄉里很多人家屋內那些精美的壁畫就出自這兩兄弟之手。

  “以前電不好,天黑就無法畫了,現在好了,晚上都能工作,以前要畫1個多月的壁畫,現在20多天就能畫好。另外,以前只能給曲登鄉的鄉民畫,現在電好了,電話也多了,好多縣城的朋友都請我畫,這樣又能多掙些錢。”貢嘎的話語里透著對未來的希望。

  記者在該鄉看到,農網改造完成后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鄉上辦起了農牧民夜校,夜校每周邀請各行業的老師來為群眾講解國家惠民政策、法律法規、養殖技術……農牧民在明亮的燈光下認真聽老師講課,學習知識,掌握技能。脫貧增收的希望在這里升騰。

  “感謝電力公司,不僅讓老百姓用上了‘放心電’,也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國家最新的方針政策,再也不用像以前為接收一個文件跑到近百公里遠的縣上。”曲登鄉鄉長尼瑪澤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訴記者,鄉上正謀劃利用電力發展加工業,生產石磨糌粑,帶領全鄉百姓脫貧致富。

  記者手記

  11月中旬的理塘縣曲登鄉已是滴水成冰,但卻處處充滿著濃濃暖意。

    記者離開曲登鄉時看到,幾名身穿黃色工裝的電力工人正忙著查勘,詢問后才知道是農網改造工程的項目負責人在對該鄉2017年的農網改造項目進行交樁。

   “并入主網后,還要進行群眾入戶線路升級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后,充足的電能將會更加安全可靠地送到曲登鄉每戶牧民家中。”電力員工扎西介紹說。

   道路兩旁,一根根筆直的電桿向遠處的草原延伸,似乎欲與天空相接;曲登鄉一幢幢藏房內傳出的歡笑聲,像一首首歌謠在吟唱。

   明亮的燈光,溫暖著這個四川省海拔最高的行政鄉!

        

    

    

   

 

    

    

    

 

    

    

 


  • 上一篇:白玉縣全面確保脫貧攻堅首戰告捷
  • 下一篇:康定市地稅局推進網絡申報 提升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