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6年12月01日
——甘孜縣打通精準扶貧突破口2016-12-01
培訓現場。
■余應瓊 文/圖
今年以來,甘孜縣把解決貧困群眾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突破口,依托“就業扶貧”信息化系統,實行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為貧困群眾架起一座致富的橋梁,從而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
授技促就業
澤仁擁吉是甘孜縣下雄鄉然洛村精準扶貧對象,今年9月,她通過當地政府實施的就業培訓,找到了在賓館餐廳上班的工作,“這里管吃管住,每月還有2500元的收入,我很滿足,也很珍惜這份工作。” 澤仁擁吉說,有了工作,她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期待,上班干勁十足,在甘孜縣的旅游旺季,有時凌晨5點就起床上班了,雖然累點,但很充實。
今年以來,該縣把解決貧困群眾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作為精準扶貧工作的突破口,依托“就業扶貧”信息化系統,實行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為貧困群眾架起一座致富的橋梁,從而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
該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鑫洋介紹,針對33個“摘帽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該縣安排資金24萬元,完成牦牛、黑山羊規模養殖技術勞務品牌培訓150人;投入就業專項資金150萬元,相繼完成了摩托車維修、藏式家具雕刻制作、服裝裁剪與縫紉、民居接待、裝飾裝修工培訓621人,創業培訓62人、青年勞動者崗位技能提升培訓80人。
該縣通過采取理論知識講授、實際操作訓練和實地觀摩等多種形式相互穿插進行,使扶貧對象快速掌握知識技能、擁有一技之長。培訓結束后,給考核合格人員頒發了職業資格證書,并推薦就業。同時,對有外出務工需求的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單位,做到“培訓、就業、維權”一條龍服務,為他們成功就業、增加收入提供保障,幫助他們盡快脫貧致富。
拓崗保從業
甘孜縣呷拉鄉亞龍村村民英珠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據亞龍村“第一書記”陳小波介紹,英珠和妻子共養育了3個孩子,有2個孩子在上大學,1個孩子在上中專。英珠缺少技術,做生意又沒有門路,生活艱苦,當地政府將他列為重點幫扶對象,落實低保待遇。今年,他又被縣環林局聘為護林員,每月有2880元的工資報酬。目前,該縣像英珠這樣在家門口謀得公益性崗位的貧困家庭人員還有很多,他們擔當鄉村公路養護員、衛生保潔員、護林員等,成為鄉村一道美麗的風景。
該縣人社局通過調查了解到,部分扶貧對象因家庭拖累、身體不便等原因造成從業困難。為幫助這類特殊貧困群體實現就業,甘孜縣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并向特殊貧困群體傾斜。通過開發拓展公益性就業崗位,有效保障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就業愿望和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因災致貧、因病致貧和殘疾貧困人員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該縣通過整合鄉(鎮)和各部門資金435萬元,大力開發社會治安協管、鄉村道路、牧區草場維護、環境綜合治理、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和公益類崗位500個,確保了今年33個“摘帽村”貧困家庭至少有1至2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