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為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

甘孜日報    2016年12月08日


預防接種,為孩子健康保駕護航。

衛生下鄉,貼心服務群眾。

衛生計生志愿服務隊開展義診。

高科技醫療設備服務農牧民群眾。

甘孜縣人民醫院。

甘孜縣絨壩岔中心衛生院。


——甘孜縣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紀實      

    ■余應瓊 安初 文/圖

    “脫貧三五年,一病回從前”,缺醫少藥,看病難、看病貴,是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共性問題。這些共性問題,讓甘孜縣農牧民就醫吃了不少苦頭。“十二五”以來, 這種情景在甘孜縣正逐步轉變。甘孜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發展,研究審核通過了《加快推進“健康甘孜2020”衛生事業跨越發展實施意見》和《甘孜縣衛生工作激勵機制和優惠政策》。在過去的五年,甘孜縣衛生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人才隊伍不斷加強,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全縣醫療衛生事業屢創佳績:全縣有公立醫院27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52人,全縣22個鄉(鎮)配齊了計劃生育專(兼)職干部和221個村級助理員,村醫132名。被省衛生廳確定為康北區域醫療中心,并成功創建“州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省級醫療應急示范縣”、“省級衛生城市”……

    “現在家門口就可以看病,老百姓看中藏醫也非常方便和便宜,既看得上病,又看得好病。”日前,筆者采訪時,不少群眾對近年來甘孜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贊不絕口。群眾的肺腑之言,也印證了該縣近年來強力推進衛生事業所帶來的變化。

    治病有保障

    “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窮”。這是群眾對因病致貧的痛苦描繪。為此,該縣著力在有效降低就醫成本、解決群眾“看病貴”問題上下功夫,力爭讓百姓治病少花錢。

    甘孜鎮絨岔八村貧困戶生龍降措,因為外傷在縣中藏醫院治療,花費15904.4元,通過人社、民政、衛生部門報銷后,該患者出院時,自己沒有出過一分錢。

    甘孜縣通過推行院內即時結算機制,建立由基本醫保、大病救助、民政救助、紅十字會慈善救助、衛生扶貧基金救助、醫藥愛心扶貧救助等“一站式”服務模式,在縣域內各級定點醫療機構開設貧困患者“一站式”服務專用窗口。從今年9月12日后實現“零門坎、零支付、零結算”,確保95%以上貧困患者在縣域內就診,確保貧困患者縣域內住院醫療費用全額報銷、慢性病門診維持診療個人支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籌集設立了300萬衛生扶貧救助資金用于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報銷。

    走進生康鄉衛生院。一進醫院大門,一塊公示牌映入眼簾,四川省基層醫療機構用藥目錄及藥品價格一目了然。

    “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院長黃萬丹聊起醫改,不無感嘆。“醫院利潤沒了,全都讓利于民。如今醫患關系和諧了,以前病人總認為醫生亂開藥賺錢,現在病人信任醫生了。”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群眾從中得到了實惠,就醫負擔明顯減輕。

    該縣22個鄉鎮衛生院和所有的村衛生室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實現了基本藥物在基層鄉(鎮)、村全面覆蓋,基本藥物網上采購和零差率銷售都達100%,有效緩解了群眾“用藥貴”的問題,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更加規范,收費更加合理,患者更加滿意。

    推行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后,過去農牧民上不起醫院、看不起病的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醫療費用負擔明顯減輕,極大地增強了農牧民抵御大病風險的能力,有效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加快了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該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覆蓋全體農村居民,基本醫療參合率達98%以上,精準扶貧對象參合率達100%,實施城鄉醫療救助6634人次,發放救助金1255.57萬元。近5年,開展各類免費計劃生育手術32034例,免費發放避孕藥具17723盒;符合獎勵扶助、少生快富、特別扶助“三項制度”惠民政策的分別有419人,922人和38人,到2015年已累計兌現615.936萬元的資金。2014年開展項目以來,為147對夫婦進行了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

    看病更方便

    當筆者走進奪多鄉衛生院時,看到醫護人員正在為一位藏族老阿媽測量血壓,醫護人員用藏語和老阿媽親切的交談著并把藥交給她,叮囑著怎樣吃藥,老阿媽認真地聽著,頻頻點頭,嘴里不斷地說:“哦呀,卡卓、卡卓”(藏語:好的,謝謝,謝謝)。醫護人員送走了老阿媽后,一邊整理血壓計,一邊告訴筆者:“我們這里醫療條件得到很大改善,衛生院實行規范化管理,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奪多鄉距甘孜縣城100多公里,當地群眾因離縣城較遠而無法保證有病及時治療,一般小病能扛則扛。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設備的改善,從根本上解決了農牧民看病難的問題,使他們的疾病能及時得到醫治。鄉鎮衛生院側重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并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

    全縣22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生康等15個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茶扎等7個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已進入裝飾裝修階段。鄉衛生院配備了全自動生化儀、便攜式B超機、顯微鏡、折疊式綜合手術床等醫療儀器, 22個鄉(鎮)衛生院各培養了一名B超和檢驗人員,通過進修培訓,都能開展常見病的診療,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治好病。

    采訪中,農牧民群眾告訴筆者:“身邊有了手藝好的醫生和先進的設備,治病再也不用發愁了。”

    目前,該縣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一批重點項目陸續建設完成,投入5154.74萬元,完成縣人民醫院門診、醫技、住院綜合樓、急救中心等建設;投入1850.9萬元,建設縣醫院高壓氧艙、包蟲病康復治療醫院和康北區域醫療中心傳染病區等項目,康北區域性醫療中心的地位凸顯;投資998萬元,完成婦幼保健院建設項目,并購置180萬元的設備;投資266.92萬元,采購計生指導站設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項目先后實施,醫療衛生服務環境進一步改善,服務能力顯著提高。近年來,有6個中心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個鄉鎮衛生院和177個村衛生室相繼建成使用。

    甘孜縣除承擔本縣6-8萬人的診療工作外,還承擔著新龍、德格、色達等7個周邊縣和玉樹、昌都等地的診療工作,全縣各級醫療單位診療人次從“十一五”末的7.2萬人次增加到“十二五”末的14.8萬人次,住院人次從“十一五”末的1756人次增加到“十二五”末的5852人次,醫療總收入從“十一五”末的418萬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3018萬元。同時,進一步加強柔性流動工作:其中“縣到鄉”1245人次;“鄉到縣”241人次;“鄉到村”15437人次;“村到鄉”3974人次,最大程度上緩解了基層群眾看病就醫困難。

    疾病預防實

    在東谷中心衛生院,健康宣傳欄處張貼的海報吸引了筆者的注意,海報圖文并茂的列出現階段甘孜縣實施的醫療惠民政策,還有關于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內容,讀來淺顯易懂。正在海報下駐足的鄧珠告訴筆者,“健康宣傳欄讓大家懂得了不少常見病的預防措施,現在都習慣關注宣傳欄了。”

    該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也扎實推進。目前,11大類43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得到全面普及。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投入標準從20元/人增加到40元/人,全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到目前,城鄉居民紙質健康檔案已完成95%,重點人群高血壓管理人數為30213人、糖尿病人511人,65歲以上免費健康體檢6152人。

    該縣免疫規劃和疾病防控建設全面加強。積極開展包蟲病、大骨節病、碘缺乏病等地方病防治和防疫接種工作,流行病、地方病和衛生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高。2013年消除碘缺乏病工作通過了省級驗收,全面完成了免疫規劃示范縣創建任務,同時,規范了全縣的預防接種門診和21項免疫規劃體系,根據同層條件,科學布局,合理安排,設立了5-13個預檢分檢臺,卡介苗接種臺和1、2類疫苗接種臺。

    在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設置了健康宣傳欄并及時更新內容,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公眾健康咨詢、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等活動。認真開展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全面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農村婦女增補葉酸項目,免費篩查艾滋病、乙肝、梅毒等項目工作,不斷改善婦女兒童生存與發展環境。同時,重點進行婦幼衛生內容的宣傳,不斷完善農村三級保健網,鞏固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產兒科建設,充分發揮項目建設效益,加強了鄉村產兒科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十二五”期間全縣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人數2593人,分娩率達86.1%左右,為6022名農村育齡婦女免費發放了葉酸,開展婦幼衛生義診宣傳20余次,健康教育20期,參與人數達200余人,發放宣傳資料4150份,舉辦宣傳欄20期,張貼宣傳掛圖750張,增強廣大群眾的參與意識。全縣婦兒保健工作得到有續、健康的發展。

    就醫多渠道

    “以前我們不能開展骨科方面的手術,我縣和周邊縣的農牧民患者必須到天全才能醫治。現在通過和邛崍任氏骨科醫院的合作,致力于打造群眾需要的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中心。” 該縣中藏醫院院長如是說。

    該縣投資1200萬元,完成中藏醫院整體遷建項目,新建后的中藏醫院占地面積13.9畝,業務用房面積3969平方米,內部設施一流,服務功能完善。中藏醫藥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門診人次由2010年的3246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5744人次;醫院收入也從以前的每年50萬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1422萬元,并加強了藏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全縣現有在職中藏醫藥專業技術人員19 人。結合中藏醫院的整體搬遷,該縣中藏醫院引進了邛崍任氏骨科醫院,開創了全州第一個“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的合作范例,幾年來收治骨傷骨折病人3000人,股骨頭壞死病人400人,頸腰椎病人600人,接治康復理療病人5000人,且都獲得了滿意的療效,為新的中藏醫院創下了良好的口碑,同時針對輔助檢查,醫院也開展新的檢查項目,為醫院臨床做出正確的診斷提供了科學依據,不但方便了群眾,也減輕了患者的負擔。

    完善服務體系

    甘孜縣衛生計生局在引進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上積極探索,采取繼續教育、在職培訓、進修學習、遠程醫學教育等方式,加強衛生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培養。“十二五”期,考核聘用和考試錄用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23人,培訓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863人次;與內地3個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簽訂援助和合作協議,來甘孜援助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35人次,通過“互派”、進修等方式到省州、龍泉驛區、邛崍市等地培訓醫務人員130人次。“十二五”末,全縣擁有衛生人員總數374人,較“十一五”期間末增長47%,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43人。“十二五”期調增衛生人力資源編制96名,編制總量達到433名;衛技人員人均服務半徑40.79平方公里。

    該縣大力開展醫療、預防、保健等領域的傳、幫、帶工作,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促進各項衛生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牧民群眾。近年來,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選派衛生技術人員到鄉(鎮)衛生院組織開展醫療、防保、業務指導、人員培訓、醫技帶教、指導健康教育等工作,5家縣直醫療單位派員3833人次,免費診治10976人次,免費發放藥品70838元,發放公共衛生宣傳單(冊)2萬余份;鄉(鎮)衛生院輪流選派了7個專業286人次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通過頂崗培訓、臨床實踐、參與和學習醫療機構管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相關業務技能;各鄉(鎮)衛生院選派衛生技術員,采取定點駐村、分片包干或流動巡回醫療的辦法開展醫療工作,進村入戶開展基本診療服務宣傳等共計11萬人次,免除診療費近6萬余元;各村村醫輪流到轄區鄉(鎮)衛生院進行培訓達623人次;縣級公立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切實做好扶貧攻堅重點脫貧村醫療救助服務工作,解決農牧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2016年,結合柔性流動進村入戶開展醫療救助服務210戶,350人次。

    此外,進一步加大對衛生監督員的業務培訓學習,努力提高監督水平。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 圓滿完成重大食品衛生安全保障,開展寄宿制學校、幼兒園、餐飲服務行業等重點部門的食品衛生安全專項檢查,開展理發店、茶樓、旅館、洗浴中心等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全力抓好了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醫務室的從業許可、人員上崗資格、診療范圍及項目、藥品進購和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工作,規范監督執法程序,在監督執法過程中,依法行政,亮證執法,嚴格按程序辦事。

    強化行業作風

    該縣各醫療機構以醫德醫風建設為主題,以提升行業文明程度為目標,全面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塑造醫藥衛生行業良好的社會形象,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堅持管行業必須管作風的原則,將職業道德教育、優化服務流程、黨風廉政建設、組織紀律管理與創先爭優活動緊密結合,開辟文明優質服務窗口,設置黨員示范崗位,以優秀典型榜樣帶動和加大懲戒防范為抓手,進一步強化醫務人員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激發潛力,凝心聚力,遵紀律、講效率、求質量、獻愛心,有力促進了行業作風的明顯好轉,不斷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健全完善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工作機制,加大教育和懲戒力度,實行藥品陽光采購,推行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公開活動,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履職盡責能力、管理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協調發展衛生事業的能力;倡導先進的人才工作理念,鼓勵科技創新,鼓勵崗位成才,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該縣廣泛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明顯提升,醫療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人民群眾就醫環境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一定程度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中藏醫特色醫療和專科服務逐步發展;白內障、包蟲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等衛生民生工程項目的實施,大大減輕了群眾的就醫費用負擔;衛生應急救援有序進行,落實了人員、裝備、藥品、責任,制定了應急預案,取得了突出成績。配合上級衛生部門組織開展 “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進一步健全完善醫院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加大制度執行力度。醫院的行政管理,醫療質量管理,用藥管理,設備、器械使用管理和血液使用管理等有明顯的加強和提升,院內感染和質量安全事故明顯下降。認真開展“文明優質”、“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加強醫德、醫風建設,2015年,舉辦了全州衛生計生系統第一個開展“職業道德、感恩教育、禮儀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全縣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加大衛生執法監督力度,完善各項制度,強化內部管理,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監管能力。加大醫療采供血安全、醫療質量安全以及職業衛生、環境衛生和放射保護等衛生執法監督工作力度,加強對飲用水衛生、學校衛生、傳染病防治等重點公共衛生的監管。

    經過艱辛努力,甘孜縣衛生計生工作在開拓進取中取得了可喜成績。今天,甘孜衛計工作者將繼續用智慧、汗水鐫刻一段閃光的歷程。

     

    


  • 上一篇:色達縣加強農村公路隱患治理
  • 下一篇:色達縣全面完成部門責任清單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