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6年12月28日
——德格縣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與展望
美麗的新路海風光。
縣委書記嘎絨擁忠在基層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杰調研公路建設情況。
德格印經院。
■吳志文 松吉澤里 本網記者 袁飛 文/圖
2016年9月25日,是德格縣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天,中國共產黨德格縣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德格縣委書記嘎絨擁忠向大會作題為《砥礪奮進,攻堅破難,堅定不移舉全縣之力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過去五年德格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指出了未來五年德格的發展方向,繪就了德格決勝全面小康的嶄新藍圖。
回眸:深刻而有品質的巨變
五年一個刻度,德格經濟社會蓬勃發展;五年一個跨越,德格又將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德格縣各族兒女努力奮斗,各項改革成效顯著,社會事業穩步推進,重大工程可圈可點。
這是極不平凡的五年:一路走來,有踏浪逐波,有披荊斬棘,有溝谷波回,有峻嶺險峰。穩增長、增效益、轉方式、調結構,德格經濟社會發展的美好畫卷,大氣磅礴,勁力賁張。
這是科學跨越的五年:過去五年德格縣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暢通、產業、和諧、幸福德格”戰略定位,統籌發展、民生、穩定三件大事,夯實交通、城鎮、水利三大基礎,培育文化旅游業、特色農牧業、生態藏醫藥業三大產業,穩妥推進深化改革,積極加強對外開放,縣域經濟實現長足發展。2016年底,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7.6億元,較2012年增2.23億元,年均增9.1%;預計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7億元,較2012年增3.29億元,年均增12.6%,財政支出突破13億元大關,實現教育支出6.64億元,醫療支出4.45億元,社會保障支出5.92億元,民生支出占比達79%。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5億元,較2012年增1.16億元,年均增19.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達4264萬元,較2012年增2149萬元,年均增19.8%。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8869元,較2012年增4830元,年均增21.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23792元,較2012年增7781元,年均增10.4%。累計實施項目829個,累計投資32.24億元,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經濟總量不斷攀升……
這是和諧共享的五年:過去五年德格縣堅持保障改善民生、推進民生工程,民生事業成效顯著。免費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三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實施教育項目56個,馬尼干戈、龔埡寄宿制集中辦學區和鄉鎮中心校標準化建設加速推進,教育條件全面改善,教育規模逐年擴大,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學信息化水平和教育均衡化程度不斷提高。實施衛生計生項目29個,縣醫院整體重建、藏醫院擴建工程如期完成,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州人民醫院托管縣人民醫院卓有成效,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包蟲病、結核病等地方病防治全面加強,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提升。“地面數字電視無線覆蓋工程”基本完成,安裝“村村通”設備8644套,開展“送文化”下鄉230余場次,免費放映電影2.4萬場次,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就業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就業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開發公益崗位284個,新增城鎮就業141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農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基本醫療、生活保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這是全面提升的五年:過去五年德格縣堅持打基礎謀長遠、實施基礎突破,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國道317線、省道217線、白崗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崗拖隧道、德格隧道全線貫通,雀兒山隧道、海子山隧道有望年底前貫通;完成鄉村公路1453公里,全縣通車里程達2346公里;格薩爾機場加快建設,陸空交通骨干網絡正在加快形成。新建安全飲水工程154處,7.88萬群眾飲水困難得到解決;達馬、阿須等鄉鎮防洪工程和柯洛洞、年古等鄉鎮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汪布頂鄉亞且村、西巴村水利灌溉工程全面完成。實施“電力天路”“甘馬”工程,建成110千伏輸變電工程199公里,35千伏輸變電工程355公里,10千伏及以下輸變電工程2966公里,26個鄉鎮和171個行政村實現通電。新建光纜794公里、通信基站151個。撤鄉建鎮取得突破性進展,新增建制鎮5個,縣城和馬尼干戈鎮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這是決勝小康的五年:過去五年德格縣堅持鎖定攻堅目標、致力脫貧奔康,精準扶貧高點開局。貧困對象識別精準。認定貧困村102個,貧困戶5120戶,貧困人口19086人,明細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8977人,移民搬遷安置一批3559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0379人,醫療救助扶持一批3361人。扶貧體系規范健全。專項扶貧、“四個一批”扶貧措施和“五個一”幫扶機制全面落實。基礎建設成效明顯。2016年20個貧困村2672戶整村打造戶和717戶無房新造、危房改造、移民重造、避險遷造戶建設全面推進,村級活動室、文化室、衛生室、幼兒園及通村硬化路、聯戶路、安全飲水“戶戶通”、村寬帶網絡、廣播電視“村村通”、電網建設全面推進。產業發展各具特色。堅持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旅則旅,做實“一村一產業”“一村一合作社”。
這是從嚴治黨的五年:過去五年德格縣堅持履行主體責任、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建設切實加強。思想建設深入推進。多層次開展黨的十八大及歷次全會、省州黨代會精神學習教育活動,大規模實施干部教育培訓,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邁出新步伐。基層組織得到夯實。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主體責任全面落實,深化“三分類三升級”活動,對11個軟鄉、48個弱村黨組織集中整治,鄉村兩級黨組織工作能力明顯增強。班子隊伍建設扎實推進。持續加強縣委常委會自身建設,深入開展“五好”班子創建活動,認真實施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注重遴選培養年輕干部,干部人才素質顯著增強。作風建設持續深化。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和州委州政府七項規定,深入推進群眾工作全覆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庸懶散浮拖”專項整治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取得重大成效,正風肅紀形成常態,“四風”積弊得到有效整治。反腐倡廉保持高壓態勢。堅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不斷加強廉政教育,深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從嚴執行領導干部個人重要事項報告等制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更加完善,十八大以來,查辦各類違紀違法案件96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7人,風清氣正、干凈干事的良好從政環境進一步形成。
展望:構建全面小康新藍圖
“推動德格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我們必須自覺融入全國全省全州發展大局,必須全面掌握歷史發展階段特征。從德格而言,治理亂象與推動發展交織疊加,脫貧奔康與維護穩定交織疊加,強縣興縣與富民惠民交織疊加,正處于脫貧攻堅決勝期。面對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征,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縣委書記嘎絨擁忠在報告中飽含激情地指出了德格今后五年的工作方向。
——始終保持“發展、民生、穩定、黨建統籌抓”的戰略定力。加快發展是第一要務,改善民生是第一目標,維護穩定是第一責任,黨建引領是第一保證。必須緊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聚焦熱點難點問題,統籌抓好發展、民生、穩定、黨建工作。
——始終保持“傾力攻堅小康目標”的戰略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第一個百年目標。必須把脫貧奔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鎖定目標、傾力攻堅,確保2020年同全國全省全州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始終保持“把實施州委‘六大戰略’貫穿‘十三五’發展全過程”的戰略定力。實施“六大戰略”是州委立足甘孜實際、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未來五年實現“底部突圍”的工作抓手,必須始終堅決貫徹州委戰略意圖,創造性地推動“六大戰略”在德格落地落實、見到實效。
——始終保持“立足德格實際、突出德格特色”的戰略定力。德格是康巴文化中心、格薩爾王故里、南派藏醫藥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資源獨特,我們必須立足德格實際、突出德格特色,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藏區特征、甘孜特點、德格特情的發展路子。
今后五年,德格經濟社會發展,緊緊圍繞州委“1236”發展思路,立足德格實際,突出德格特色,聚焦目標、真抓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決推動德格跨越發展。
實施脫貧攻堅戰略。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六個有”目標要求,因地制宜、強化舉措,以“摘不了貧困帽子就摘我的帽子”的勇氣與擔當,全力脫貧攻堅。
實施依法治縣戰略。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旗幟鮮明反對分裂。高舉法治旗幟,切實加強社會面依法常態化治理和依法治寺管僧力度。高舉民族團結旗幟,深入推進民族團結示范縣創建工程。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不斷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實施產業富民戰略。立足德格實際,扎實推進“一軸兩翼”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圍繞國道317軸線和格薩爾機場輻射圈大興文化旅游產業。抓住康巴文化中心、格薩爾王故里、“藏區智庫”等文化元素和玉隆拉措、多瀑溝等生態元素,蓬勃發展文化旅游產業。
實施交通先行戰略。突出交通建設,統籌加強電力、水利、通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力促交通設施大提升。推進國道215線德格段改造工程,建成格薩爾機場,構建陸空結合進藏入青立體交通格局;推進鄉鄉通油路工程,確保2017年完成;推進村村通硬化路工程,確保2018年完成;緊扣全域旅游發展,加快推進景區旅游環線公路和“斷頭路”建設。
實施城鄉提升戰略。圍繞“文化名城”“美麗母親河”“最美景觀大道”建設目標,綜合施策,依法管理,持續推進“一城一河一線”亂象治理。按照“做強縣城、做優鄉鎮、做美村寨”目標,提升舊城設施風貌改造,推進新城區建設,逐步推進色曲河一線集文化旅游、商貿、會展、藥業為一體的六大組團建設。全力推進馬尼干戈、阿須等5個建制鎮的鎮區建設,打造高原特色風情集鎮群,圍繞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持續發力,將102個脫貧村打造成幸福美麗新村。
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建設最美景觀大道。對國道317線德格段進行統一規劃、整體打造,針對不同路段自然氣候條件和大地景觀、民俗風情特點,因地施策,推進山植樹、路種花、文化亮化行動,建設觀光帶、觀景點、休閑體驗區,把國道317線德格段打造成最美景觀大道。建設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及奇石公園”。牢牢守住生態紅線,保護好生態資源,扎實推進八幫省級森林公園和玉隆、珠姆省級濕地公園建設,為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
實施“1616”發展戰略。圍繞脫貧奔康這條主線,舉全縣之力,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所有貧困村全部退出,與全國全省全州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大力實施脫貧攻堅、依法治縣、產業富民、城鄉提升、交通先行、生態文明建設六大戰略,深入開展黨建引領行動,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扎實推進文旅商聯動、南派藏醫藥、民族手工藝、教醫提質、治水興水、人才培養就業惠民工程,全面建成生態文化和諧小康新德格。
實干出精彩,奮戰創輝煌。一個新五年拉開大幕,一個新征程盛大啟航。德格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在建設全面小康的征途上開始了新的競跑。
決勝小康繪藍圖,德格人民情滿懷。各族兒女對美好未來充滿憧憬,正以更加強烈的進取意識,在千帆競渡的時代挺立潮頭,奮力決勝全面小康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