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02月15日
牧民喜分紅利253萬余元
分紅現場。
牧民喜領分紅。
本網訊(刁海瀚 文/圖)日前,在海拔4500米的石渠縣色須鎮紅旗一村村民活動中心院內,色須鎮達攏合作社將253萬余元年底分紅分派給了263個牧民家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達70戶。
紅旗一村活動室內,村干部忙碌著清點合作社紅利,核對每家每戶的分紅情況。望著桌上堆成小山的253.1261萬元“紅利”,87歲的色須鎮第一任黨委書記多加雙眼濕潤,他用力握著合作社最初發起人——石渠縣縣長羅林的雙手激動地說:“現在我們的群眾真正走上了奔康之路啊。”
2014年,時任石渠縣委副書記的羅林成為該縣畜牧規模最大的色須鎮的縣級聯系領導,在了解到色須鎮群眾雖以放牧為生卻難以增收致富的實際后,他便和鎮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商議,提出了合作化、市場化、規模化經營色須鎮畜牧產業的點子。“當時我們希望通過將色須鎮打造成畜牧發展的試點鎮,來帶動全縣各鄉鎮轉變生產方式,走上現代牧業發展道路。”羅林回憶說,當時通過多方爭取項目資金,多方游說養殖規模大、思想進步的16戶牧民,最終成立起了色須鎮達攏牧業發展專業合作社,這便是如今色須鎮達攏合作社的雛形。
經過近三年的發展,色須鎮達攏合作社先后增加了特色手工藝產品制作、牲畜暖棚蔬菜種植、制磚、旅游產品推廣等數個產業門類,合作社的紅利也從2014年的10余萬元一漲再漲,2015年合作社初成規模,全年紅利87萬元,到2016年合作社形成系統產業鏈,全年紅利猛漲到253萬余元。
據悉,這次參與合作社分紅的群眾在去年137名的基礎上增加到263人,加入合作社的成員也從原來的紅旗一村村民,擴大到全鎮及鄰近鄉鎮,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達70人,僅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務收入便達31萬余元。
在合作社從事唐卡繪畫的翁地激動地說:“自從加入合作社,我們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翁地原來是該鎮有名的困難戶,雖有唐卡繪畫的手藝卻沒有銷售門路,收入很有限,再加上妻兒相繼患病,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自從加入合作社后,翁地繪制的唐卡找到了銷路,再加上參加其他產業發展的勞務收入,2016年,翁達一家分得紅利11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