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7年03月06日
本網訊(陳科 陳忠斌)藏區醫療陣地薄弱,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服務體系不健全,農牧民健康未形成堅實的保護支撐……衛生事業相對滯后的現實,一直縈繞在宜賓市第四批援藏隊的心頭。如何擔當,如何作為,如何奮進,為新龍蕆區醫療衛生事業跨越發展助一臂之力,成為援隊的心頭事。
來藏不懈怠,在藏重實干,援隊千方百計,挖潛添力,以實際行動為發展藏區衛生事業添力,為藏區農牧民撐起了健康保護傘。
開展援藏以來,宜賓市第四批援新龍縣工作隊突出“民生改善”在對口幫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把醫療衛生事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發揮援隊對宜(賓)醫療單位聯系廣泛、援隊醫護人才密集、援建醫療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優勢,挖掘潛力,拓寬路徑,實行“項目援建、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健康教育”并駕齊驅,不斷夯實藏區醫療服務根基,為新龍藏區農牧民撐起健康保護傘。
項目援建 建強衛生事業發展陣地
將衛生事業基礎設施納入援建項目體系,加快推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站、包蟲病預防檢測中心等對口幫扶醫療援建項目建設,高標準搞好陣地設施內部規劃,健全內部醫療運行硬件體系,力爭通過兩年援建使縣內衛生設施建設跨越升級,著實夯實醫療服務陣地。
扶貧救助 惠及廣大農牧民群眾
實行幫扶醫療人才幫村包戶,通過采取電話隨訪、走進藏戶等形式,建立重點牧民戶健康檔案,常態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宣傳和進鄉入村義診活動,提高農牧民自我防病能力。
注重預防 加強篩查注重降低疫病感染率
醫療組以降低發病率、減少因病致貧率為目標,超前介入,積極謀劃,結合新龍縣實際,制定麻疹疫情防控機制,組織醫療組人員深入學校、寺廟和藏區一線開展包蟲病監測篩查,降低人群感染率。
實施幫帶 培訓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骨干
援隊每名醫護人才聯系2-3名當地醫護人員,通過不定期舉辦操作演練示范、“智力幫扶講壇”醫護講座、鄉鎮衛生院定期坐班等有效路徑,力爭在2年援期內培養一批業務骨干;選派有基礎、有潛力、立志成才的20名業務骨干到宜賓大、中型醫療機構開展進修培訓,提升當地醫護人才醫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