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 2017年10月19日
本網訊(縣府辦)康定市通過規模經營、科技支撐、精深加工和市場營銷“四輪驅動”,跑出農業農村發展新路子,帶動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壯大經營主體,規模驅動。堅持“三段”實施“九步”確權,完成全市1.36萬戶11.13萬畝土地確權工作,鼓勵引導農牧民群眾以互換并地、入股、出租、轉包、轉讓等方式流轉土地6500畝,培育專合組織223個、種糧大戶114戶,建成優質糧油、特色水果、生態食用菌等八大產業基地4.9萬畝,特色養殖基地10個,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產業經營體系。
強化技術支撐,科技驅動。依托“智庫”“院所”農業科技合作平臺,加強與川農大、省農科院、州農科所、州畜科所合作,引進微耕機、噴霧機等新型農機具,大力推進大河溝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推廣中藏藥材、脫毒馬鈴薯栽培以及藏香豬、西黃牛等現代特色種養殖技術,改良牦牛、黃牛、山羊、生豬1.68萬頭,不斷提升產業科技競爭力。
培育精深加工,產業驅動。圍繞“接二連三”產業發展思路,盤活農特產品加工園區,支持企業引進FD凍干、調味野生食用菌、韓式松茸系列泡菜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生產線,推動牦牛奶肉、食用菌、松茸等農牧產品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打造“康定芫根”“紅皮蘿卜”“德喜青稞酒”“大鍋莊牛肉干”等具有競爭影響力的區域品牌19個,取得無公害、地理標志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14個,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
拓展營銷渠道,市場驅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依托“圣潔甘孜”系列活動、西博會、農博會等宣傳促銷活動平臺和電子商務企業,探索“互聯網+農業”“供銷社+農產品”等銷售模式,開辟農特產品網絡流通渠道,推動“達杠蘋果”“瓦斯枇杷”“莊上甜櫻桃”及羊肚菌、牛肉干、青稞酒等一大批特色農牧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