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7年11月22日
■縣委中心報道組 唐菁 何言芹
近年來,瀘定縣抓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化、規范化,通過喚醒黨員身份意識、激發黨員內生動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三步走”,全面激發廣大黨員“細胞”活力,營造了干事創業、比學趕超的社會氛圍,為加快實現率先脫貧、率先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喚醒黨員身份意識
“ 沒像這樣搞之前,就直接把黨費交了就對了,沒得啥子特別的感覺,現在交黨費就像參加一次正規面試一樣,我感覺自己手心都出汗了,真的感覺自己的黨員身份好神圣,交納黨費都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情。”第一次參加完“黨員主題日”的一名黨員這樣對筆者說。
每月28日的“黨員主題日”是黨員開展活動的平臺之一,交納黨費是“黨員主題日”的一項規定動作。每名黨員要面向支部班子進行思想匯報,支部書記、紀檢委員作點評,黨員個人進行表態后再交納黨費,從嚴落實黨費“自己交、按時交、交現金”的原則,強化繳納黨費的“儀式感”。
據悉,瀘定縣創新制發《瀘定黨建“一冊通”》,規范黨內組織生活的相關程序和內容,同時配套出臺“黨員主題日”“黨員政治生日”等多種創新舉措,喚醒和提升黨員的黨性自覺和身份意識,進一步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
激發黨員內生動力
“以前,由于自家土地較少,主要靠租別人的土地來種玉米,經濟收入低,生活比較拮據。后來,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到山西運城市苪城縣陌南鎮學習蘋果技術管理和蔬菜種植技術。截止目前,已建成了2畝蘋果園和6畝蔬菜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初步實現了脫貧致富。”現年52歲的薛候平是嵐安鄉昂烏村海子組貧困戶。
薛候平通過自力更生,逐步富裕了起來,但他沒有忘記身邊依然貧困的群眾。海子組有14戶貧困戶,薛候平挨家挨戶摸底調查,找原因、找差距,積極宣傳黨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并鼓勵他們多看電視、多看新聞,多學習。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積極帶動村民發展經濟林木、蔬菜種植和養殖業,動員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主動投入到發展中去,努力實現脫貧奔康。
瀘定縣始終堅持把“激發內生動力,激活造血功能”作為解決貧困問題的根本,幾年來,涌現出一大批像薛候平一樣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發展愿望強烈、干勁十足,以自身的發展致富經驗,以點帶面地影響著越來越多的群眾發展致富,形成了瀘定縣正面積極的脫貧攻堅氛圍。
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60歲的倪天全在基層工作了30余年,先后擔任過得妥鎮副鎮長、副書記等職,始終以“老黃牛”的精神默默服務群眾。
今年,倪天全到了退休年齡,但他心系貧困群眾,為了站好最后一班崗、完成灣東村的脫貧摘帽任務,他主動請纓,擔任灣東村“第二書記”,帶領灣東群眾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發展,促使灣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了老黨員的新作為。
黨員不光要自覺亮出黨徽、黨員證、“我是黨員我光榮”標識牌,還要在引領發展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才能真正使黨建紅色元素在基層集中亮起來。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崗位一份奉獻,在瀘定縣各條戰線上,像這樣發揮著示范作用的黨員還有很多。他們不僅以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而且用自己的言行踐行群眾路線,讓黨員的身份“名片”越來越明亮。
截止目前,瀘定縣累計創設黨員先鋒崗827個,黨員示范戶1229個,黨員示范田、示范種植基地38個,村(社區)無職黨員設崗定責106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