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新聞 >> 各縣動態 >> 瀏覽文章

丹巴縣就業扶貧成效明顯

甘孜日報    2018年08月23日

本網訊 丹巴縣緊緊圍繞“每一個貧困家庭至少一人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目標,堅持“精準幫扶、聚焦重點、落實責任、兜牢底線”的原則,以確保貧困群眾實現技能創收、就業脫貧、促進增收為突破口,扎實推進就業扶貧取得新成效。

聚焦責任落實,健全完善工作長效機制。全面落實“縣負總責、鄉(鎮)抓落實、部門支持、扶貧到村到戶”的工作機制,全縣上下形成了領導講扶貧、干部議扶貧、群眾話扶貧、大家抓扶貧的良好氛圍。結合縣情,制定該縣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和就業促進實施總方案及一庫五名單、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開發等子方案,進一步構建完善了鄉(鎮)精準扶貧責任體系、監督考核體系。

聚焦精準脫貧,探索拓寬轉移就業渠道。深入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專項行動”,使一大批農村貧困群眾走上了就業致富道路。瞄準特色產業促就業;扶持成立了丹巴縣千總山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美人谷工藝品制作有限責任公司兩個就業扶貧基地,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200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余人。瞄準公益崗位促就業;按照四川省就業扶貧九條措施, 21個退出貧困村開發公益崗位105個; 181個行政村開發就業扶貧調查員公益性崗位180個;整合環林、國土、水務等部門資金開發護林員、巡河員、地災監測員公益類崗位1500個。瞄準勞務輸出促就業。通過多方位多渠道,采集空崗信息,聯合成華人社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邀請成都無線速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香天下餐飲集團等50余家企業,提供廚師、教師、店長、服務員、文員、操作工等5000余個崗位。瞄準“東西扶貧協作”促就業。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框架下,建立勞務合作關系,不斷拓展轉移就業新領域,組織實施了廣東省對口幫扶勞務協作項目,不斷擴大勞務協作的領域和規模,確保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組織有力。

聚焦素質提升,全面開展技能培訓。建立了精準對象抓培訓、分類施策抓培訓、突出意愿抓培訓、整合資源抓培訓、典型引路抓培訓的“五管齊下”工作機制,確保了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接受“短平快”的實用技術培訓,形成了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依托、社會培訓機構為補充的就業培訓格局。加強與興業銀行成都分行合作,開展挖掘機操作培訓就業扶貧專班1期25人;積極與“一幫一”對口學校五月花高級技工學校對接,完成面點制作、汽車維修等幫扶方案,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

聚焦基層一線,全方位促進服務下沉。夯實基礎工作。扎實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信息平臺建設,全面摸清全縣農村勞動力38765人的就業轉移、失業、技能、就業愿意、總量分布等基礎信息,為精準實施就業培訓和轉移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強化就業服務。針對貧困勞動力普遍地處偏遠、就業信息獲取渠道不暢、技能短缺等問題,縣人社部門主動送服務上門,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向基層延伸,利用農閑季節、民族節慶等時機,深入鄉(鎮)、村開展“送崗位、送培訓、送政策、送服務”活動,實現全縣181個行政村全覆蓋。構建網絡服務平臺,實行就業、培訓信息月發布制度,月均發布招聘信息260余條。完善激勵政策。對組織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農村勞務經紀人按轉移200元/人的標準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貼,并對跨省務工貧困勞動力給予適當交通補助。

安斗阿布 耿貴花


  • 上一篇:甘孜縣文明鄉風成鄉村最美風景
  • 下一篇:讓路也成為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