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4年01月09日
本網訊(李珍蘭)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甘孜縣全力克服前進中的各種矛盾和困難,緊緊圍繞“加快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三大主題,不斷開拓創新、奮力拼搏,該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縣域經濟發展質量更好。全縣地區生產總值69633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完成工業增加值156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400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5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20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23%;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0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402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11.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245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38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4.4%。
——農牧基礎得到鞏固。完成糧食播面15.47萬畝,糧食總產量預計達到3.23萬噸。牲畜存欄預計達到27萬頭,牲畜總增、出欄、商品“三率”分別達到17%、15.6%、14%。投資100萬元,開展農機示范縣建設項目,農機總動力達6.3萬千瓦,機械化綜合水平達到52%。投資1799.5萬元,完成草原沙化治理,種植優良牧草2萬畝。投資400萬元,完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投資100萬元,實施“三網”配套高標準農田建設1000畝。投資695.2萬元,完成民族地區糧食生產能力、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等項目。
——商貿建設提速發展。制定出臺《甘孜縣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多方面保障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加強了生活必需品市場、重點流通企業的監測,實施臨時價格干預,確保了市場價格總體穩定。成品油市場及農貿市場綜合整治取得實效。全縣個體工商戶1688戶,各類企業84家,注冊資金29865萬元,實現稅收730萬元。
——旅游產業穩步發展。完成《甘孜縣旅游發展規劃(2013——2025)》修編、《旭日嶺4A級景區旅游規劃》編制,制作《畫說康北甘孜》畫冊。注資1000萬元,成立了甘孜縣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成都、康定等地開展旅游宣傳,加大了旅游宣傳和推介力度,全年接待游客15.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389萬元。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通過推介會、西博會等載體,對外推介招商引資項目22個。成功簽約濱江花園、康北摩配中心、城市天然氣等12個項目,協議資金228200萬元;到位資金17120萬元,開工項目9個,較上年增61%。兌現招商引資項目財政補貼資金2054.59萬元。
——綠色工業起步良好。積極推進呷拉工業園區和民族民間手工藝園區前期工作。完成電力體制改革和電價調整,全年預計完成發電4755.8萬度,完成售電2321.88萬度。落實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資金820萬元。投資2740萬元,啟動了電網升級改造工程。投資100萬元,完成打火溝二級電站技改工程。完成冷達電站、麥玉隆一、二級電站預可研評審,打火溝一級電站、泥曲河流域規劃等前期工作穩步推進。
——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投資3210萬元,啟動大德、卡龍等通鄉油路工程建設。投資294.3萬元,實施甘扎路、色洛路等通鄉、通村道路維修維護。投資375萬元,啟動6個鄉鎮客運站和50個村級招呼站建設;投資384萬元,完成扎科等鄉飲水工程,解決7900人安全飲水問題。投資1499萬元,完成縣城供水管網改造和自來水廠技改工程;實施森林管護416.67萬畝,開展義務植樹15.5萬株,完成旭日嶺萬畝工程樹木栽植,鞏固退耕還林成果3.8萬畝。投資1200萬元,完成卓達溝水土治理工程。投資3994.28萬元,實施奪多、四通達、斯俄等鄉泥石流治理和應急排危除險工程。投資6309萬元,啟動沙化治理工程和濕地保護恢復項目;新建移動寬帶小區48個、通訊基站96個,全縣移動用戶達到3萬戶。“三網”融合步伐明顯加快,新增政企光纖15條,寬帶用戶2800戶。
——城鄉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完成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和來馬、查龍城鎮規劃及呷拉村、河壩村新村規劃。來馬、查龍撤鄉建鎮工作全面推進。投資7353萬元,新建廣場路、學校路等城市骨干道路,完成東大街、清河街等路面改造和強電下地工程。投資1500萬元,啟動甘孜縣客運站遷建工程。投資220萬元,完成城區公交車??空?、國道317線雙向港灣站建設。引資1500萬元,成立城市公交公司和出租車公司,30輛公交車和70輛出租車投入運營。投資1913.96萬元,完成政務中心停車場、新區健身廣場、垃圾處理場完善工程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618萬元,完成康北兒童福利院主體工程建設。
——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投資736.3萬元,實施住房解困805戶。投資2203.85萬元,實施113個村民活動中心建設項目。投資1090.81萬元,完成15個村道路硬化工程。投資105萬元,完成10座磨房建設。投資591.85萬元,實施阿拉龍橋等橋梁建設。投資623.09萬元,實施瓦巴村、呷拉村等新村建設。投資157.43萬元,完成呷拉鄉大棚建設、拖壩鄉蔬菜大棚供水管維修等項目。啟動了文化旅游體驗和農副產品銷售中心建設,成立了甘泉富民惠民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
——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深入實施新一輪“十年行動計劃”。投資8393.63萬元,完成一完小原址改建、二完小整體遷建一、二期工程建設任務。投資2637.37萬元,實施民族中學風貌改造、校園文化建設和“愛國守法感恩”陳列館建設。投資2034萬元,完成達通瑪片區寄宿制學校項目。投資169.75萬元,實施師資培訓、信息化建設和教學質量檢測。發放高中貧困生資助金86.45萬元、高考獎金13.5萬元,兌現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家庭獎勵17萬元。2013年,高考本科上線55人、??粕暇€440人;制定出臺《加快推進“健康甘孜2020”衛生事業跨越發展實施意見》。深入實施衛生“三大活動”,引進醫務人員26人。投資1200萬元,完成中藏醫院整體遷建;投資940.71萬元,完成縣醫院中心供氧、仟級層流凈化手術室、太陽能供暖建設項目;投資600萬元,實施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建設。投資210萬元,完成甘孜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投資126萬元,完成衛生監督所建設。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建成2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219個農家書屋,配發圖書35萬冊、電子音像制品1.5萬盤。開展了《崗堅夏卓》群眾文化系列活動,對外文化交流10余場。